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吴蚕

标题包含
吴蚕
正是吴蚕出火时,交交窗外一禽啼。 溪西有叶高难采,遥见青裙上竹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正好是家蚕上火的时间,窗外传来一阵阵鸟儿的鸣叫。河对岸有一片高高的桑叶难以采摘,远远地看到穿青裙的女子正沿着竹梯走上来。
去完善
释义
1. 吴蚕:吴地的蚕,指江苏一带。古代江苏地区蚕桑业发达。 2. 出火:蚕虫孵化出壳,喻新事物诞生。 3. 交交:鸟叫声。 4. 溪西:溪流西边。 5. 高难采:采摘难度大。 6. 青裙:穿青色裙子的人,这里指采桑叶的妇女。 7. 竹梯:竹子制作的梯子。
去完善
赏析
《吴蚕》是南宋诗人何应龙所写的一首描绘江南蚕桑景象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吴蚕、禽鸟、溪边桑叶以及女子采摘桑叶的画面进行生动细致的刻画,展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农耕风情。 首句“正是吴蚕出火时”中的“出火”是指蚕虫作茧的过程,这里表现出蚕农们即将迎来收获的喜悦。同时,这句诗也反映出当时吴地蚕丝业的发展。次句“交交窗外一禽啼”中的“交交”是形容鸟叫声,此处用鸟叫声增添画面的生动感,暗示了农忙时节的热闹气氛。 第三句“溪西有叶高难采”中,“溪西”指的是溪流西边,通过地点的描述表明画中女子所在的位置;“有叶高难采”则反映了桑叶生长的实际情况,表现出女子面临的挑战。而最后一句“遥见青裙上竹梯”中的“青裙”指古代劳动妇女所穿的青色裙,这一形象使画面中的人物更加具体和真实,彰显了女性勤劳的品质。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景象,再现了江南蚕桑文化的繁荣,并体现了当时人民积极劳作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蚕》是何应龙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吴地蚕桑文化的深情厚意和独特见解。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摇摇欲坠,社会动荡不安。作为浙江嘉兴地区的一位文人,何应龙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变革,感受到了战乱带来的百姓疾苦。然而,他并没有被时代洪流所淹没,而是选择了以文字记录生活,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诗人的笔下,江南水乡的美景与传统农桑文化得到了生动地展现。通过描绘桑叶茂密、蚕儿忙碌的场景,诗人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念。同时,他还揭示了当时农民生计的艰辛,以及战争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吴地蚕桑文化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民生安康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