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垂虹

标题包含
过垂虹
垂虹桥下水连天,一带青山落照边。 三十六陂烟浦冷,鹭鸶飞上钓渔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绵延不绝的青葱山岭;平静如镜的湖泊倒映着天空,散发着凉意;白鹭悠然地在水面上翻飞,随后在鱼船上停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垂虹桥:位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是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2. 水连天:形容江水与天空相接的景象。 3. 一带:一片,一条。 4. 青山:青翠的山峰。 5. 落照:夕阳的余晖。 6. 陂:池塘。 7. 烟浦:烟雾弥漫的水滨。 8. 鹭鸶:鸟类的一种,羽毛为白色,喜欢在湖泊、河流附近活动。
去完善
赏析
《过垂虹》是一首描绘水乡自然风光的古诗,诗人以生花妙笔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诗的首句“垂虹桥下水连天”,勾画出一幅宽阔的水面与远处的天空相连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的“一带青山落照边”,则是描绘了夕阳下,青翠的山峦倒映在水面上的景象,更加凸显出画面的宁静。 而后两句“三十六陂烟浦冷,鹭鸶飞上钓渔船”,则进一步刻画了渔村的美景。“三十六陂”是指众多的池塘,这句的意思是众多的池塘在烟雾中显得冷清。而“鹭鸶飞上钓渔船”则是描绘了江边的景象,白鹭在渔船上飞翔,使得这幅画面充满了生机。 这首诗通过对垂虹桥、青山、落日、鹭鸶等元素的描绘,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水乡画卷,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垂虹》是何应龙于宋孝宗淳熙年间所作的一首诗。在诗的创作期间,正值南宋朝政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但与此同时,民族矛盾仍然尖锐,北方领土沦陷,广大民众渴望恢复失地。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歌的创作时期,何应龙任职在外,因此对于国家的忧虑和期盼更为强烈。他认为垂虹桥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但他更加关心的是国家未来的走向,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他的这种忧患意识,促使他创作了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 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其他文人墨客也纷纷抒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如陆游、杨万里等。他们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同一时代的共同心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氛围下,何应龙也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以及期待国家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