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太上虚皇黄庭经句法十篇寿赵帅 其七

标题包含
太上虚皇黄庭经句法十篇寿赵帅 其七
乔松落涧节轮囷,诗书万卷终经纶,日华隔雾光难晨。 公独知其堕凡尘,何当一为问大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珌(1164年-1239年),字怀古,号洺水遗民,洺州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程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涧边,轮囷的山峦诗意盎然;虽然诗书万卷,最终也不过是治理国家的指南。阳光被雾气遮挡,难以照亮清晨的大地。然而您独具慧眼,深知其中的奥妙和真谛,什么时候能跟我探讨一下呢?
去完善
释义
乔:高耸的样子。 落涧:从山涧中落下,此处指瀑布。 节轮囷:比喻树木曲折盘绕的枝干。 经纶:本指整理丝线,这里用来比喻治理国家大事。 日华:日光,阳光。 隔雾:被雾气遮蔽。 难晨:难以见到晨光,指光线阴暗。 堕凡尘:比喻地位低下。 大钧:上天,造物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独特理解。开篇两句“乔松落涧节轮囷,诗书万卷终经纶”,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知识的积累与智慧的提升。松树从高处落下,象征着知识的高度,而流水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接下来“日华隔雾光难晨”则暗示了知识的光辉虽然被遮挡,但终究会穿透迷雾,照亮世界。 诗的下半部分则是诗人对于赵帅的赞美。诗人认为,赵帅作为一个智者,深知知识和智慧的珍贵,就如同他明白松树的珍贵一样。最后一句“何当一为问大钧”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赵帅能够运用他的智慧和知识,去影响整个世界,实现人生的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上虚皇黄庭经句法十篇寿赵帅 其七》是南宋诗人程珌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5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在这段时间里,程珌虽在官场担任要职,但对当时的政治现状和权力斗争感到厌倦。 在这一时期,南宋的疆域、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随着金国的崛起,中原地区的战乱不断,民族矛盾逐渐尖锐化。在这个背景下,南宋朝廷内部也存在着保守派和主战派的斗争。程珌作为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对现实深感忧虑。 这首《太上虚皇黄庭经句法十篇寿赵帅 其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诗中的“太上山头寿星明”描绘了诗人在山巅仰望星空的景象,寓意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以及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