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破褐

标题包含
破褐
生松鬰寒灰,破褐出残絮。 童儿不耐烦,微吟起身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破褐:破损的粗布衣,比喻贫穷。褐,粗布衣服。 2. 生松:松树,这里指松树的枝叶。 3. 欝寒:寒冷的气息。欝,寒冷的样子。 4. 灰:草木燃烧后的灰烬。 5. 残絮:残留的花絮,这里指破旧的衣服。 6. 童儿:小孩子。 7. 不耐烦:忍受不了,表示厌烦。 8. 微吟:轻声吟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破褐而出的松树的景象,诗中通过“生松”、“寒灰”、“破褐”等词语表达出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和环境的艰苦。同时,作者通过对“童儿不耐烦”的描述,表现出了人们对这种恶劣环境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热情。全诗以简练的文字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观和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崇铁的《破褐》是南宋时期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0年至1220年之间,这是南宋王朝逐渐稳定下来的时期,也是南宋诗歌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这段时间里,赵崇铁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不满当时官僚腐化、社会不公的现实,最终选择辞官回乡,过上隐居的生活。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北方金国的威胁和内部矛盾重重,南宋统治者采取保守的政策,导致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寻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赵崇铁在这首诗中以破褐为象征,表达了他的隐逸之志。他通过描绘破褐衣、茅屋等景象,展现了他在山野间的简单生活。同时,他也通过对“空山鸟”、“深巷犬”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邻里友好的向往。这首诗歌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