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岩
玉丹仙蜕驭飞翰,便作琉璃世界看。
大地山河浑忘却,谩依桂树舞青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纯净如仙人的玉丹驾驭着飞舞的笔墨,仿佛化作了五彩斑斓的琉璃世界。在这个美妙的境地中,甚至连大地的山河都已经被遗忘,人们信步在桂花树下,与青色的鸾鸟共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丹:指天上的明月,古人常把月亮比作白玉。
2. 仙蜕:传说中神仙变化、脱胎换骨的过程。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以月代指仙人,表现月亮的非凡之处。
3. 驭飞翰:驾驭着飞行中的鸿雁,比喻月球在天空中不断移动。
4. 琉璃世界:佛教语,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景象,这里用来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大地美景。
5. 大地山河:泛指世间的一切事物。
6. 谩:漫无目的地;随意。
7. 桂树:指月宫中的桂树,常用作咏月的意象。
8. 青鸾:传说中的神鸟,羽毛为青色,故称青鸾。这里用来形容舞蹈的姿态轻盈美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奇的想象、飘逸的笔法描绘了一个令人陶醉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诗人以“玉丹仙蜕驭飞翰”开篇,赋予月亮以神奇的形象,使读者立刻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仙境之中。接下来的两句“便作琉璃世界看,大地山河浑忘却”,诗人把月亮比喻成琉璃般透明的世界,大地上的一切山河仿佛都变得模糊不清,将人的视线引向那无垠的太空。最后两句“谩依桂树舞青鸾,休唱人间白发歌”则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美丽的景象中,不愿回到现实世界的情绪。全诗通过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元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使人流连忘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岩》是南宋诗人赵崇鉘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岩山麓赏月时的景色和感受。通过对月色、溪流、松树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这个时期的南宋王朝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兵南下,国家危机四伏。然而,赵崇鉘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赵崇鉘的人生际遇颇具传奇色彩。他本是宋朝宗室,后因战乱流落民间,成为一位隐逸诗人。他在山林间过着简朴的生活,以诗为伴,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现出超尘脱俗的情怀。
在南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归隐山林,以求心灵的宁静。赵崇鉘也不例外,他在月岩山麓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欣赏着美丽的月色,聆听着溪水的歌唱,感受着松树的挺拔,从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诗歌之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