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园
野园对客无杯勺,共坐茅檐理钓车。
片月渐低风露冷,隔墙山鬼啸梨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乡下的花园中招待客人没有酒杯和勺子,我们一起坐在茅草屋檐下整理渔具。
那一片月亮逐渐变低,带着露水的小风有些寒冷,隔着墙可以听到山中幽灵在梨花树下咆哮。
去完善
释义
1. 野园:指的是乡村田野中的园林或花园。
2. 对客:接待客人。
3. 无杯勺:没有酒杯。杯勺,即酒杯。
4. 茅檐:用茅草覆盖的屋檐,指代简陋的房屋。
5. 理钓车:整理渔具,这里可能是在准备钓鱼。
6. 片月:新月,月初出时的月亮。
7. 渐低:逐渐降低。
8. 风露:风和露水。
9. 隔墙:隔着墙壁。
10. 山鬼:山中神秘精怪,此处形容山间的风声。
11. 啸: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12. 梨花:梨花树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与客人共享垂钓之乐,坐在茅草屋檐下,没有酒杯和勺子,表达了他们的朴素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片月渐低风露冷”,表达了夜晚逐渐降临,气温变冷的情景。而“隔墙山鬼啸梨花”则形象地展现了夜风吹过,梨花飘落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神秘的气氛,给诗歌增添了超现实的元素。整首诗以简约的文字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园》是南宋诗人赵崇鉘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0年至1236年之间,即南宋中期。在这段时间里,赵崇鉘以学者和文人的身份活跃于文学界和政治舞台。他的一生都在寻求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始终没有获得朝廷的重用,这使他不得不将自己的才能和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动荡时期,战乱频发,民生疾苦。作为南宋文人,赵崇鉘密切关注时事,关注民生。他的许多诗篇都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赵崇鐵选择通过描绘田园风光来表达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野园》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在诗中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然而,在这宁静的画面背后,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