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溪夜泊

标题包含
东溪夜泊
雪满汀洲风满林,霁光空澈夜深深。 推篷恰受梅花月,自喷横箫调楚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茫茫的大雪铺满了小洲和水面,寒风刮过树林发出沙沙声响。雨后天晴,天空清澈,夜晚显得格外宁静深远。 抬起船篷正巧看到了那映着月光的梅花,于是吹起了横笛,用楚地的曲调表达内心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汀洲:水边平地;江水中的小陆地。 2. 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 3. 空澈:指天空晴朗明净。 4. 推篷:推开船篷,比喻出发或离开。 5. 梅花月:指农历正月梅花盛开的时期。 6. 自喷:独自吹奏。 7. 横箫:横吹箫,表示吹箫时的姿态。 8. 楚吟:古代楚地的民歌。这里指诗人创作的一首描绘楚国风貌的诗。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东溪夜泊》中,诗人赵崇鉘以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冬夜景象。 “雪满汀洲风满林”,诗人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漫天的飞雪覆盖了整个汀洲,寒风呼啸着穿过树林,让人感受到冬天的严寒。这样的景象在夜晚显得更加寂静,也为后面的画面铺垫了情感基础。 “霁光空澈夜深深”,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光线和空间的对比。虽然天空中的乌云已经散去,月光洒在大地上,但夜晚仍然显得十分深沉。这句诗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刻的内心感受。 “推篷恰受梅花月,自喷横箫调楚吟”,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推开船篷,欣赏着月光下的梅花。他决定吹奏起横箫,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这片景色的感慨。这里的“楚吟”是一种带有浓厚楚地风格的吟唱方式,传达出诗人在此时此地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东溪夜泊》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情感的笔触,呈现出一幅优美的冬日夜景图。诗人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自我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使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溪夜泊》是南宋诗人赵崇鉘于淳熙三年(1176年)秋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溪夜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赵崇鉘正处在一个人生低谷期。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但在科举考试中屡次不第,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和不满。为了排解内心的郁闷,他选择离开家乡,四处游历,试图通过游历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在淳熙三年秋天,赵崇鉘来到了东溪,这是一个位于浙江境内的美丽山水风光胜地。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内心得到了暂时的平静。然而,夜深人静之时,他仍然无法忘怀故乡,不禁生出一种孤独和失落之感。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东溪夜泊》,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