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晓起

标题包含
晓起
雨漂窗纸湿成瑕,风压瓷瓶卧枕沙。 晓起无悰饧粥冷,自添新水救梨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滴打湿窗户纸,留下痕迹,风压着瓷器,使得瓷瓶倒在地上,躺在沙子上。早上起来,没有心情吃冷掉的粥,自己加热水来救活快要凋谢的梨花。
去完善
释义
1. "雨漂窗纸":指雨水飘打在窗户纸上,使得纸张湿润。 2. "风压瓷瓶":指风吹拂导致瓷瓶倾倒。 3. "晓起无悰饧粥冷":"晓起"指早晨起来;"无悰"指心情不悦;"饧粥"是一种用麦芽糖制作的粥;"冷"指粥已经冷却。整句意为早上起来时心情不佳,发现麦芽糖粥已经冷却。 4. "自添新水救梨花":"自添"指自己添加;"新水"指新的清水;"救梨花"指拯救梨花,因为梨花容易因缺水而枯萎。整句意为给自己加点新水煮粥以解决早餐问题,同时补充植物水分以确保梨花生长良好。
去完善
赏析
《晓起》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通过“雨漂窗纸湿成瑕”和“风压瓷瓶卧枕沙”两个画面,展现了天气的潮湿与寒冷。这种氛围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乡间小屋,窗外细雨绵绵,屋内瓷瓶静卧在枕沙上,整个环境充满了恬静与悠然。 “晓起无悰饧粥冷,自添新水救梨花”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早晨的心情。清晨醒来,发现无悰饧粥已经冷却,诗人并没有失望或沮丧,而是主动地添加了新水煮粥,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天。同时,这里还巧妙地运用了“救梨花”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起》是宋朝诗人赵崇鉘创作的一首描绘清晨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受到理学的熏陶,注重表达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这个时代,赵崇鉘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原本是一位书生,因为科举失利而转向诗歌创作。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晓起》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清晨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晓起》这首诗中,赵崇鉘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他认为,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人们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宋朝正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人们渴望安定的生活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