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体 其三
志士惜流光,游子念长道。
流光如奔霆,长路漫浩浩。
饥人忽梦饱,百忧悉倾倒。
真妄安足论,荣名以为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解如下:
1. 流光:指流逝的时光,时间。
2. 志士: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3. 惜:珍惜。
4.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5. 念:挂念。
6. 长道:漫长的道路,喻指人生历程。
7. 如:如同。
8. 奔霆:快速移动的雷电,这里用来形容时光飞逝。
9. 漫浩浩:漫长无边际的样子。
10. 忽梦饱:突然梦见自己吃饱了,指在梦境中暂时忘记了饥饿的痛苦。
11. 百忧:各种忧愁、忧虑。
12. 悉:都。
13. 倾倒:发泄,倾诉。
14. 真妄:真实与虚幻。
15. 安:怎么。
16. 足论:值得讨论。
17. 荣名:荣誉名声。
去完善
赏析
《往体 其三》是赵崇鉘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人生百态。
首联“志士惜流光,游子念长道”,诗人以“志士”和“游子”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对于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流光”与“长道”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漫长的人生旅程。
颔联“流光如奔霆,长路漫浩浩”,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时间和人生之路比作雷霆和浩渺的路途,强调了它们的迅速和无止境。这不仅进一步突出了时间的紧迫,也为下文的思想表达铺垫了基础。
颈联“饥人忽梦饱,百忧悉倾倒”,这一句以“饥人”和“梦饱”的对比,展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忧虑和困扰。而“百忧悉倾倒”则意味着这些忧虑在人们心中积聚如山,让人无法承受。
尾联“真妄安足论,荣名以为宝”,是诗人对自己人生观的总结: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真与伪、实与虚已不再重要,真正值得珍视的是那些能够在漫长人生中留下印记的荣誉和名声。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价值观。同时,这首诗也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展现了赵崇鉘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往体 其三》是宋代诗人赵崇鉘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在这段时间里,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上,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上,南宋的经济较为繁荣,特别是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文化上,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云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崇铁作为一位南宋诗人,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也深受时代影响。赵崇铁年轻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功名。此后,他投身于文学创作,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在这首诗《往体 其三》中,赵崇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往体 其三》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赵崇铁在时代的浪潮中度过了自己的人生,通过诗歌抒发情感,表达对生活、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