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颇爱

标题包含
颇爱
颇爱乐天齐物我,梦随吟赏洛中桥。 桃花细马载杨柳,半面春潮红未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非常欣赏陶渊明的乐观与平等,梦想随着诗歌的吟唱游览洛水中的桥梁。 骑着装饰着桃花的马儿驶过杨柳岸,春天的气息如同脸上微红的潮汐尚未消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乐天:指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此处以他的名字代指他的诗歌风格和生活态度。 2. 齐物我:语出《庄子·养生主》的“齐是非”,是道教的一种思想境界,意味着万物一体,物我无别,意指超脱物欲、忘情名利的生活态度。 3. 洛中桥:洛阳中的桥梁,这里指的是洛阳城内的古代著名景点或建筑。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名胜古迹。 4. 桃花细马:描述一匹装饰精美的马,其形象来源于唐朝的诗歌与绘画,常用来描绘贵族的生活场景。 5. 杨柳:即柳树,春天时,柳絮飘散,象征着春意盎然的景象。 6. 半面春潮:形容春天的河水涨了一半,寓意着季节的变换。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颇爱”一词开头,表露出自己对白居易诗歌的热爱之情。同时,“乐天齐物我”一句表现出诗人的乐观心态和超脱境界,认为世间万物与我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梦随吟赏洛中桥”则描绘了诗人在梦境之中,仿佛与白居易共同欣赏洛阳城中美景的画面。这里的“梦随”一词,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对诗歌的热爱。而“吟赏”则表明了诗人与白居易在审美情趣上的契合。 “桃花细马载杨柳,半面春潮红未消。”这两句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景。诗中的“桃花”、“细马”、“杨柳”等元素,都传达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氛围;而“半面春潮红未消”则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春光的明媚和艳丽。 整首诗风格清新脱俗,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白居易诗歌的热爱,同时也展示出诗人对人生乐观通达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颇爱,是宋朝诗人赵崇鉘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180年左右,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靖康之耻、南宋建立等,这些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崇鉘,字子强,号铁江,宋朝著名的诗人、学者。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战乱、贫困等多种磨难。这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在《颇爱》这首诗中,赵崇鉘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看来,山水的美丽并不足以掩盖社会的黑暗面,而应该以山水为镜,照出社会的问题。这也反映了他在那个动荡年代中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