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体 其二
皓彩青云端,飞光落溟渤。
浑河与清沚,同受明月魄。
勿以清浊殊,天光本无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色彩在云端的尽头,飘忽的光亮洒落在深邃的海域。
浑浊的河流和清澈的水塘,共同承载着明月的光辉。
不要因清浊差异而区别对待,天空的光辉并无隔阂。
去完善
释义
皓:光明;
彩:光辉;
青:指天空;
云:高空的雾气;
端:极点;
飞光:流动的光明;
落:降下;
溟渤:海水的深黑色;
浑河:浑浊的水;
清沚:清澈的水底;
明月:明亮的月光;
魄:月光或日光;
勿以:不要认为;
清浊:清水和浊水;
殊:不同;
天光:天空的光辉;
无隔:没有间隔。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往体 其二》中,诗人赵崇鉘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和辽阔的美景。他首先在诗的开头用“皓彩青云端,飞光落溟渤”两句描绘了月光的壮丽景象。这两句表达了月光明亮地映照在云端之上,照亮了浩瀚的大海,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接下来,诗人又以“浑河与清沚,同受明月魄”展现了一幅和谐的景观,即无论河流浑浊还是湖泊清澈,它们都同样承受着明月的光辉。这句富含哲理,暗含无论贫富、善恶,天地之光照耀万物,并无差别。最后,诗人通过“勿以清浊殊,天光本无隔”传达了一种普世的理念:不必因为各自的境遇不同而区分对待,在天地大光的照耀下,众生是平等的。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是赵崇鉘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往体 其二》是明代诗人赵崇鐵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
在嘉靖年间,赵崇铁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明朝中叶以后,宦官权力日益增大,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崇铁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深感痛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自己对民不聊生的哀叹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从诗中可以看出,赵崇铁是一个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篇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