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往体 其一

标题包含
往体 其一
积雪久不解,下有希世珍。 志士缊袍间,苦心终不伸。 安得白日光,能照清夜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下得很厚一直不融化,下面隐藏着稀世的珍宝。 有志之士在贫寒的生活中,始终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如何能得到那明亮的阳光,照亮我这忧郁的夜晚呢?
去完善
释义
1. 积雪:这里指长久的积雪。 2. 不解:没有融化。 3. 希世珍:稀有的宝物,这里比喻埋藏在雪中的人们。 4. 志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5. 缊袍:指贫贱之人所穿粗劣的棉衣。 6. 伸:伸展,这里比喻施展才华。 7. 白日光:光明的象征,表示公正的评价。 8. 清夜颦:夜深人静的时候皱眉思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积雪”为主题,通过描绘积雪这一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于世间不公平现象的忧虑和期待。首联“积雪久不解,下有希世珍”,描述了积雪久久不愿消融,掩盖了地上的宝贵之物,象征着那些被埋没的人才和被忽视的美好事物。颔联“志士缊袍间,苦心终不伸”,表达了有志之士尽管生活在贫困之中,但他们的才华和理想却难以得到施展,这与积雪下的“希世珍”相呼应,体现出诗人的愤懑之情。颈联“安得白日光,能照清夜颦”,则寄希望于太阳的光芒能够穿透黑暗,照亮那些受苦受难的志士,让他们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全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往体 其一》是宋朝诗人赵崇鉘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0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赵崇鉘正经历着人生的转折时期。他的父亲赵挺之去世后,家境败落,使他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诗的创作时期,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赵崇鉘作为文人,对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他的作品以沉郁雄浑的风格,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学界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诗人,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对赵崇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往体 其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他通过描述夕阳、山鸟等景物,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这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