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斜
吴姬凌寒吹玉笛,手彊误作迟迟声。
却来抛眼调行客,中有二月东风情。
东风二月杨花满,伯劳朝啼芳思乱。
狭斜绣毂易为愁,解后相逢莫肠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吴地的女子在寒冷的冬日吹奏着玉笛,因为手指僵硬,声音显得有些迟滞。她们看向路过的行人,其中饱含二月的春风情怀。二月的东风吹起了柳絮,伯劳鸟在清晨鸣叫,让人思绪纷乱。狭窄的小路上,华丽的车辆也容易产生忧愁,但当我们再次相遇时,不要过于悲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姬:指吴地的美女,这里指代吹笛的女子。
2. 凌寒:面对寒冷的天气。
3. 玉笛:用玉石制成的笛子,形容笛子的质地高雅。
4. 手彊:这里指代手势僵硬,不熟练。
5. 误作:无意中做成。
6. 迟迟:缓慢的,这里是形容吹笛的声音慢悠悠。
7. 却来:回过头来。
8. 抛眼:抛媚眼,向人送秋波。
9. 调行客:撩拨路过的行人。
10. 二月东风:春天的风,这里表示春意盎然的情景。
11. 杨花满:杨柳飘絮的季节。
12. 伯劳:鸟名,喜欢鸣叫。
13. 芳思乱:思绪混乱,这里指心情复杂。
14. 狭斜:狭窄的道路。
15. 绣毂:装饰精美的车毂,这里指代华丽的马车。
16. 解后:指误会消除后。
17. 莫肠断:不要伤心断肠。
去完善
赏析
《狭斜》是南宋诗人赵崇鉘的一首描绘春景的诗。全诗通过对吴姬吹玉笛、二月东风情、杨花满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吴姬凌寒吹玉笛”,描写了吴姬在寒冷的季节里吹奏玉笛的情景。这里的“凌寒”表现了吴姬不畏严寒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景物描绘铺垫了氛围。
第二句“手彊误作迟迟声”,描述了吴姬吹奏玉笛时的动作和声音。这里的“手彊”是指吴姬吹奏时手指的力量,“迟迟声”则是对她吹奏的声音的形容,表现出了悠扬而绵长的音色。
第三句“却来抛眼调行客”,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路上的行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行人的关注和理解。这里的“抛眼”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意味着诗人对行人的关切之情。
第四句“中有二月东风情”,是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里的“二月东风情”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
第五句“东风二月杨花满”,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的满铺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生机。这里的“伯劳朝啼芳思乱”则是对春天早晨的描绘,伯劳鸟的啼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芳思乱”则是对春天思绪的概括,表现了人们对于春天的喜悦和期待。
第六句“狭斜绣毂易为愁”,描述了狭窄的道路和华丽的车轮给人带来的忧愁感。这里的“狭斜”和“绣毂”都是指道路和车辆,而“易为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第七句“解后相逢莫肠断”,则是诗人对人生的劝诫。这里的“解后”是指了解人生真谛之后,而“相逢莫肠断”则是在告诉人们在面对人生中的离别和重逢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情绪所左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狭斜》是明朝诗人赵崇鉘的杰作,这首诗描绘了当时江南水乡的景色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场景。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同时也传达出对劳动人民勤劳精神的赞美之情。
赵崇鉘生活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他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年轻时曾出任官员,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回乡。回到家乡后,他投身于教育事业,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他在文学、史学、音韵学等领域均有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创作。
在明朝嘉靖年间,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方面,由于地势低洼,河流密布,农田主要依靠灌溉排水系统来维持高产,农民们精心耕作,使得农田丰收。手工业方面,丝织业、棉织业等纺织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商人们抓住时机,将江南地区的特产销往全国各地,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赵崇鉘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创作出这首描绘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诗歌——《狭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江南水乡的繁荣景象以及劳动人民的勤劳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