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
空城雀,黄口莫啾啾。
空城无人种禾黍,饮啄飞鸣由得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人的城市里,年幼的小鸟不要叫唤不停。在这座空空如也的城市里,没有人种植庄稼和稻谷,你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觅食、飞翔和鸣叫。
去完善
释义
1. 空城:指无人的城市或废弃的城市。
2. 黄口:此处指年轻的鸟。
3. 莫啾啾:不要发出啾啾的声音。
4. 禾黍:泛指农作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空城景象的诗歌。诗人以空城雀为主题,表达了对荒凉景象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空城雀,黄口莫啾啾”中,诗人通过描述空城雀的叫声,营造了空寂的氛围。“黄口”代指雏鸟,意为年幼的鸟儿,“啾啾”是雀鸟的叫声,这里表达了诗人听到这种声音时的内心感受,即荒凉与孤独。
次句“空城无人种禾黍,饮啄飞鸣由得汝”则进一步渲染了空城的萧条。“无人种禾黍”表明城中无人耕种,揭示了荒凉的现实。而“饮啄飞鸣由得汝”则表达出诗人的态度:既然生活在这里,就尽管自由地飞翔和觅食吧,这里的一切都属于你们。这既是对空城雀自由的赞美,也是对荒蛮之地生命力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空城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诗人以淡然的心态面对荒凉的城市,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空城雀》是北宋诗人赵崇鉘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战乱时期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空城雀》大约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王朝的鼎盛时期。然而在这个时期,边疆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这些社会现象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赵崇鉘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繁荣与衰落。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也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空城雀》一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最后,我们来看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北宋时期,虽然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边疆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与此同时,北宋王朝内部也出现了腐败、党争等问题,这些都使得国家政权逐渐走向衰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空城雀的描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