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青阳

标题包含
青阳
青阳满芳蕤,流连度丘园。 眄睐不忍折,恐伤造物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盛开的花朵布满整个花园,我流连忘返在这座小山上。 看看这些美丽的花儿却又不忍心去摘它,因为我害怕伤害到大自然的恩赐。
去完善
释义
1. "青阳":指的是春天,阳光照耀的季节。这里的青阳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春天,二是指太阳光。 2. "满芳蕤":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芳蕤,意为盛开的花朵。 3. "流连":指在原地徘徊不去,舍不得离开。这里表示在春光中漫步,欣赏美景的心情。 4. "度丘园":度过山丘和平原,形容走遍了山水田野。度,度过;丘园,泛指山地和平原。 5. "眄睐":顾盼之间,表示稍微看了一下。 6. "不忍折":不忍心折断。折,折断,这里指采摘花朵。 7. "恐伤造物恩":担心伤害了自然界的恩赐。造物,指天地造化,自然界;恩,恩赐,这里比喻大自然的馈赠。
去完善
赏析
《青阳》是南宋诗人赵崇鉘的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青阳”比喻春天的美好景象,通过描述鲜花盛开、流连在园林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青阳满芳蕤”,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繁茂景象。“青阳”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春天,如《文选·左思·蜀都赋》中有“青阳则时物舒”, "芳蕤" 意为鲜花盛开的样子,这里指代春天的繁花景象。这一句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次句“流连度丘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丽景色的留恋。流连丘园,寓意着诗人在春光明媚之时,徜徉于山丘园林之间,欣赏春天的美景。 第三句“眄睐不忍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珍爱之情。“眄睐”有观看和顾盼的意思,表示诗人用心观察春天的一草一木。而“不忍折”意味着诗人不想破坏眼前的美景,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末句“恐伤造物恩”,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里,“造物”指的是创造万物的神明,诗人担忧自己折断花朵的行为会触怒造物主,伤害到他的恩赐。这一句深化了诗人对春天的敬仰之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总之,《青阳》这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要珍惜并感恩大自然的恩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阳》是明朝诗人赵崇鉘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后期,也就是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明朝的鼎盛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然而,随着明朝的衰落,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民不聊生。 赵崇鉘在这个时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擅长诗词歌赋。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多次科举失败,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思考。 在《青阳》这首诗中,赵崇鍿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他以“青阳”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以“绿柳”象征自己的理想抱负,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忧虑和期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希望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成为了他个人的代表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