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果您愿意,我可以叫来隔壁的老者一起对饮,隔着篱笆喊他过来,把剩下的酒都喝完。
去完善
释义
邻翁:隔壁的老者;尽余杯:喝完剩下的酒。
去完善
赏析
《客至》以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了诗人迎接贵客时的喜悦之情。首联通过“春水”和“群鸥”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奠定了全诗恬淡闲适的基调。颔联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今日访客的特殊性——平日无人问津的小径和柴门,如今特意清扫开启,体现了主人对友人的重视。
颈联进一步深化主题,描述了宴席虽简却诚意满满的待客之道。“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看似自谦,实则流露出一种不拘小节、真诚待人的豁达态度。尾联更是别具一格,邀请邻居共饮,增添了浓厚的人情味和乡土气息,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温度。
从整体结构上看,前两联写景叙事,后两联抒情言志,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诗人借助日常琐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朴素生活的满足感,同时也折射出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需求。这种寓深情于平淡之中的艺术风格,正是杜甫诗歌的一大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至》是唐朝诗人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后期,国家动荡,百姓疾苦。
杜甫在当时生活困苦,他辞官后居住于四川奉节一带,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虽处困境,但他始终关心民生疾苦,希望国家能够安定,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首诗便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