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杜甫在暮年隐居乡村,满怀悲怆却默默无声地哭泣。春天来临时,他悄悄行走在曲折的曲江边。放眼望去,江边的宫殿紧闭重重门户,柳丝与新蒲却依然郁郁葱葱,这是为了谁呢?回忆昔日繁华,皇帝的车驾浩浩荡荡来到南苑,那里的花朵和万物都因为皇帝的莅临而生机勃勃。昭阳殿里的第一美女杨贵妃,陪伴着君王一同出游,时刻不离左右。车辇前方是带着弓箭的宫女,骑着白色的骏马,金色的马勒闪耀。突然间,她们翻身朝天射击天上的飞鸟,欢快大笑间,鸟儿纷纷坠落。如今那明眸皓齿的佳人又在何处呢?冤死的灵魂带着血污,无法回到人间。清澈的渭水向东流淌,剑阁险峻,生死未卜,彼此都没有音信。人生总是充满了情感,泪水不禁沾湿了衣襟,然而江水与江花依旧繁茂,永无止尽。傍晚时分,胡骑扬起的尘土笼罩全城,想要前往城南,却迷失了方向,只能望着城北。

去完善
释义
1. 少陵:指长安东南的少陵,这里是杜甫的家。杜甫自称“少陵野老”,表达了他的悲凉和无奈。
2. 吞声哭:无声地哭泣,形容悲痛到极点。
3. 曲江:即曲江池,唐代长安的一处繁华胜地。
4. 千门:许多宫门。这里指宫殿很多。
5. 细柳新蒲:形容春天里的新生景象。
6. 霓旌:皇帝仪仗中的彩旗。
7. 南苑:指皇家园林。
8. 苑中万物生颜色:这里的颜色指生机盎然的景象。
9. 昭阳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杨贵妃居住的地方。
10. 第一人:指杨贵妃。
11. 同辇随君侍君侧:形容杨贵妃与唐玄宗形影不离。
12. 辇前才人:皇帝的随行侍女。
13. 嚼啮黄金勒:形容马嚼子镶有黄金,比喻富贵奢华。
14. 翻身向天仰射云:形容射箭技术高超。
15. 一笑正坠双飞翼:形容箭术精准,一箭射落双鸟。
16. 明眸皓齿:形容美女的眼睛明亮,牙齿洁白。
17. 血污游魂归不得:指杨贵妃在马嵬坡之变中被杀,灵魂无法回归。
18. 清渭:渭水,这里指杨贵妃墓所在的马嵬坡。
19. 剑阁:四川剑门关,这里形容地势险峻。
20. 去住彼此无消息:指唐玄宗与杨贵妃生死相隔,无法取得联系。
21. 人生有情泪沾臆: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
22. 江水江花岂终极:指长江和鲜花是永恒存在的,不会因为人的悲欢离合而改变。
23. 黄昏胡骑尘满城:形容战乱带来的混乱和恐惧。
24. 欲往城南望城北:形容混乱中找不到方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杜甫的视角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诗歌表达了在战乱时期,人们在悲痛中怀念过去美好时光的心情。通过对比昔日辉煌与现今衰败,突显出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
首联“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表明诗人此时的身份是平民百姓,他压抑内心的悲痛,暗暗地来到昔日繁华的曲江。
颔联“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描述了曲江附近的皇宫已经失去昔日的辉煌,杂草丛生,成为一片荒凉之地。这里暗喻大唐盛世的陨落,表达对昔日辉煌的惋惜之情。
颈联“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诗人回忆过去,皇宫里热闹非凡,春天来临,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尾联“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他在战乱的黄昏中,无法找到方向,只能望着北方,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在战乱中的百姓生活的担忧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多么辉煌的文明,都会逐渐被遗忘的事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哀江头》是唐朝诗人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一年,安史之乱仍在继续,大唐王朝的河山正遭受着叛军的蹂躏。
当时,杜甫已被俘至长安,成为了阶下囚。他的心情沉重,对生活充满了悲痛和绝望。然而,尽管他个人处境艰难,但他仍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时刻关注战局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大唐帝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战乱使得民生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昔日的繁华盛世已然不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以他特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这首《哀江头》,以此表达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