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阁夜

标题包含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C_浅陌
去完善

译文
年底时节,日夜催促着时光匆匆而过;在遥远的天边,霜雪融化在寒冷的夜晚。 破晓前的五更时分,鼓声和号角声悲壮激昂;三峡的星空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荒野中,千家万户传来了战争的哭声;渔民和樵夫们唱起了异乡的歌声。 无论是壮志凌云的英雄还是平凡的老百姓,终究会化为一抔黄土;人事变幻、音信稀疏,令人倍感寂寥。
C_浅陌
去完善
释义
1. 岁暮:指冬季岁末。 2. 阴阳:古代以阴阳代表日月,这里指日月运行。 3. 催短景:促使白天变短。 4. 天涯: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5. 霜雪:冬天的雪。 6.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7. 寒宵:寒冷的夜晚。 8. 五更:夜间的第五更,约在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 9. 鼓角:古代的军号,用鼓声和号角声来传递信息。 10. 三峡:长江上游的三段峡谷,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11. 星河:银河,即天上的繁星。 12. 动摇:晃动,闪烁。 13. 野哭:指战乱的哭声。 14. 千家:形容人数众多。 15. 战伐:战争。 16. 夷歌:少数民族的歌曲。 17. 数处:几个地方。 18. 渔樵:打鱼和砍柴的人,这里指普通的百姓。 19. 卧龙:指诸葛亮,他曾在卧龙岗隐居。 20. 跃马:指公孙述,他在公元25年自立为皇帝,后来被刘秀打败。 21. 终黄土:最后都变成了一堆黄土。 22.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23. 音书:书信。 24. 漫寂寥:到处都是寂静和冷清。
C_浅陌
去完善
赏析
《阁夜》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夔州西阁咏怀之作。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以自然界的景象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喻示生命的衰减和世事的无常;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场景,表现了时局的动荡和人民的不幸;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抒发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表明尽管有英雄人物的出现和努力,但历史的趋势仍是无法逆转的。整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一个衰世之秋的社会风貌。
C_浅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阁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在这一年中,杜甫经历了战乱、流亡、亲友离散等人生变故,心情沉重。他先是被叛军俘虏,后来逃出,投奔到肃宗所在的灵武。然而,朝廷政治斗争激烈,杜甫并未得到重用,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安史之乱爆发后,国家陷入了长达八年的内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朝廷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这使得杜甫深感忧虑和悲痛。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杜甫创作了这首《阁夜》,表达了他对战争、离别和悲伤的深刻体验。他用凝练的诗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亲人间的离别之苦,以及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成为了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卓越才华。
C_浅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