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四十首 其七

标题包含
颂古四十首 其七
展阵开旗便要赢,谁知御驾不亲征。 把定锵旗收阵脚,直向熊峰不出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摆开阵势打出旗帜就能获胜,没想到皇帝不会亲自出征。 控制住战旗稳定阵脚,一直向着熊山不再出兵。
去完善
释义
1. "展阵开旗":指展示军阵、高举战旗,准备投入战斗。这里形容气势恢宏的场面。 2. "谁知御驾不亲征":"御驾"指的是皇帝的车驾,代指皇帝本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原本以为皇帝会亲自出征指挥作战,没想到他并未亲临战场。 3. "把定锵旗收阵脚":“把定”是稳住的意思,“锵旗”是古代军队中的指挥旗帜,这句意思是稳定阵型,收回阵脚。 4. "直向熊峰不出兵":"熊峰"是指山名,即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这句是说尽管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是没有出兵进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颂古四十首 其七》是宋代诗僧释守珣所作。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讽刺与批判。 “展阵开旗便要赢”,开篇描述了战争开始前,将士们信心满满,准备大展拳脚的场景。然而,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谁知御驾不亲征”,揭示了战争的残酷现实——君王并不亲自出征,而是将生死交给士兵去承担。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战争的讽刺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把定锵旗收阵脚”,写的是战局变化时,将领们手忙脚乱地调整战阵,企图挽回败局。而这一切的努力,在“直向熊峰不出兵”的现实中显得可笑至极。熊峰,即熊耳山,代指敌方阵地。这一句表明,尽管前方战事紧张,但君王却无动于衷,既不派出援军,也不考虑和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同时,诗人以反讽的手法,强烈抨击了统治者的自私、冷血和不负责任,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四十首 其七》是宋代高僧释守珣所创作的诗歌,创作于北宋时期。这首诗意境深邃,以禅理入诗,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释守珣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朝廷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然而,佛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成为了人们逃避现实、寻求慰藉的重要途径。释守珣作为一位高僧,他深知众生的疾苦,以慈悲为怀,用诗歌传播佛法,启迪人心。 在这首诗中,释守珣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禅宗哲学的思想。他以月亮为例,说明万物皆空,生死轮回的道理。这种思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人们在面对苦难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悲观消极的情绪,而释守珣则倡导通过修行解脱痛苦,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颂古四十首 其七》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佛教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释守珣以深沉的笔触,将禅宗哲学融入诗歌之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