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子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人不可逮。猎人以毒附矢,伺母间射之。中母,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树,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向猿子鞭母,猿子即悲鸣而下,束手就擒。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跃而毙。嗟夫!猿子且知有母,不爱其身。况人也耶?世之不孝子孙,其于猿子下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武平这个地方盛产一种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的猴子。这些猴子非常奇特,尤其是它们的幼崽,它们可以被驯化,但离不开母亲。猴妈妈非常狡猾,人类很难捉到它。于是,猎人就用毒药涂在箭上,等待机会射杀猴妈妈。当猴妈妈被射中时,知道自己无法存活,于是把奶洒在树上让幼崽吃,然后气绝身亡。猎人用鞭子抽打猴妈妈,猴宝宝看到这一幕便悲痛地跳下来,束手就擒。每天晚上,猴宝宝都必须摸着猴妈妈的皮毛才能入睡,甚至有些猴宝宝抱着猴妈妈的皮毛跳着跳着就死了。唉!连猴宝宝都知道有母亲,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人类呢?世上的那些不孝顺的子孙们,比猴宝宝都不如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武平: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
2. 金丝:金色的毛发。
3. 可驯:可以驯化。
4. 猎户:打猎的人。
5. 毒附矢:将毒涂抹在箭上。
6. 伺母间射之:寻找机会,趁母猿不注意时射它。
7. 度不能生:估计自己无法生存下去。
8. 寝皮:把皮剥下来。
9. 悲鸣:悲哀地叫唤。
10. 束手就擒:双手绑在背后,等待被捉拿。
11. 嗟夫:感叹词,表示惋惜和感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一段真实感人的动物故事,体现了母子情深和孝道的重要性。诗人描绘了武平地区所产的金色猿猴,它们可爱温顺,但从不离开母亲。当猎人用毒箭射杀母猿时,母猿在临终前将乳汁洒在树上供小猿食用,以此方式教导后代生存之道。尽管无法挽救自己的生命,但她为了孩子的安危,仍然坚持到最后一刻。
当猎人用鞭子抽打母猿的尸体时,小猿悲痛地跳下树枝,任凭猎人们捉拿。每晚它都要枕着母亲的皮毛才能安然入睡,甚至有时会抱着母亲的皮毛跳到力竭而死。这让人感叹:连猿猴都知道珍爱自己的母亲,而不顾惜自己的生命。相比之下,世间那些不孝顺的子孙,他们的行为真是不如一只猿猴!
诗人在此寓言式的叙述中,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行为,表达了对人间孝道的呼唤和对不孝子孙的谴责。在这个层面上,《猿子》这首诗歌不仅是对母子之情的赞美,也是对儒家道德观念的弘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猿子》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猿猴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描绘猿猴的活泼可爱时,也透露出了他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宋濂生活在明朝初期,这个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逐渐恢复。然而,由于朱元璋在位时的政治斗争激烈,许多文人受到了打压,这使得他们在诗歌创作中更多地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个人命运的感叹。
宋濂本人在朝为官,却经历了多次贬谪和起复。他的宦途坎坷,使得他在诗作中时常流露出忧郁的心情。《猿子》一诗正是这种心情的体现,通过描绘猿猴的生活,诗人传达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