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道中曝背
露湿芳桃午未干,花时全似麦秋寒。
征衫不敌东风力,试上邮亭曝背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露水沾湿了桃子, 中午或下午都不见它被晒干; 这花开的季节像极了麦子成熟的微寒时分. 旅行者的衣裳抵挡不住东风的力量, 不如试着在驿站的亭子里晒太阳取暖看看吧.
去完善
释义
1. 入京:指诗人从外地进京的旅程。
2. 曝背:晒太阳。
3. 露湿芳桃:露水湿润了桃花。
4. 午未干:中午时分露水还没有完全蒸发。
5. 花时:开花的季节。
6. 全似麦秋寒:形容春天的寒冷感觉像秋天收割麦子时的天气。
7. 征衫:远行的衣服。
8. 不敌东风力:抵挡不住东风的吹拂。
9. 试上邮亭:试着到路边的驿站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作者在入京途中所见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自己旅途生活的感慨。首句“露湿芳桃午未干”,形象地描述了清晨的露水沾湿了盛开的桃花,到了中午仍未完全蒸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用“花时全似麦秋寒”来形容此时的气候,通过将繁花盛开的时节与麦子成熟的秋季相比,表现出春天微微的凉意,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开始关注自己。“征衫不敌东风力”意味着诗人的旅途之衫无法抵挡春风的力量,暗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旅途中的一种无奈感。于是,诗人建议我们“试上邮亭曝背看”,试着去驿站的亭子里晒太阳,感受温暖的阳光带来的舒适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并通过对自我境地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旅行生活中的种种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入京道中曝背》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裘万顷因为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而离乡进京,在途中写下了这首描绘乡村风光和百姓生活的诗篇。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相对稳定,但仍然面临着金国等外敌的压力。国内政治相对宽松,文人墨客得以抒发胸臆。裘万顷作为一位有理想抱负的文人,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通过诗歌反映了自己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这首诗中,裘万顷以朴实无华的笔触描绘了农村劳动的景象,以及对乡土风俗的热爱。其中“曝背”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时晒太阳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理解。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入京道中曝背》这首诗展现了裘万顷作为一个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时代使命感。在他所处的南宋时期,他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了当时农村的景象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