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浮光凝折水,积润疏圆沚.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
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怀德践遗芳,端操惭谋己。
谋己谬观光,牵迹强凄惶。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
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
炎凉几迁贸,川陆疲臻凑。积水架吴涛,连山横楚岫。
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姑苏望南浦,邯郸通北走。
北走平生亲,南浦别离津。潇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
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蘋.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
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为听短歌行,当想长洲苑。
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
晚秋云日明,亭皋风雾清。独负平生气,重牵摇落情。
占星非聚德,梦月讵悬名。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
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郢路少知音,丛台富奇士。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一顾重风云,三冬足文史。
文史盛纷纶,京洛多风尘。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不惜劳歌尽,谁为听阳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庐山谣》:
庐山双源奔流不息,浔阳江水长又长。
波浪滔滔通地心,水流汇集归池塘。
别的岛屿笼罩海市蜃楼,连成一片的洲渚涌着潮汐。
积聚的珍珠发出透亮的光泽,流水轻盈地映出波光粼粼。
波光粼粼折射出水浪,湿润的土地疏离出小岛。
如同月亮在地面倒影,剑门山脉与星辰相连。
风光中展现出峻美的庐山,英魂之美难以言喻。
庐山见证了德行,更显得我对德行的自卑和惭愧。
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而登上庐山,这样勉强的举止让人羞愧。
内心感到迷茫,生活中常常忘却了真实和虚幻。
作为老师的我被嘲笑,无法再把自己的才艺献给楚国。
一旦有了隔阂就难以沟通,相隔千里的距离难免会有温暖与冷漠的差异。
历经了无数的世事变迁,跋涉山川湖泊之间。
看那江水连绵不绝,群山屹立不倒。
虽然风景不再如昨,但星河依旧璀璨闪耀。
远处可见姑苏城,通向北方的道路也顺畅无阻。
北方有我的亲友,南方却是我告别的渡口。
经年累月,潇湘早已遥不可及,洞庭则充满辛勤奔波。
秋天来到江边却没有看到绿芷,寒冷的滩涂只有白色的水苹。
采来的这些礼物该送给谁?只能在漳水边叹息故人。
漳水岸边已经远离我们,江边的我仍徘徊不去。
倾听这歌曲《短歌行》,不禁想起长洲苑的时光。
金色露水滋润了菊花,风吹过兰花飘散清香。
蝉在稻叶上低鸣唤来秋天,大雁从芦花中腾空而起。
晚秋的天气晴朗,江边的小亭笼罩在雾气之中。
独自担负着那不羁的豪情,再次牵挂那片凋零的风景。
观察星星不代表聚集福气,梦想中的月亮也不能挂上名誉。
孤独的心灵忍受着悲伤,痛苦的眼泪来自于过去的一切。
秦国的曲调让我回忆从前,楚国的音乐却悲痛不已。
楚地的路途少了知音相伴,丛台之地却满是才子佳人。
阳光照耀着温暖的大地,凛冽的河水激起寒意。
一段舞姿展现了风流才子,整个冬天都充满了诗书礼仪。
诗书礼仪热闹非凡,京城的尘世间颇多喧嚣。
轻易的忽略了五车书卷,却忽视了那个装穷人的布袋。
李仙人并非容易托付,苏鬼的故事还难以延续。
愿为您的离去唱尽悲歌,谁还能听到那阳春白雪之音?

去完善
释义
井络:指四川的井络山。
双源:指长江上游金沙江和岷江两条源头。
沦波:流水。
地穴:地下河。
输委:水流汇集。
归塘:汇入大海。
朝蜃:早晨的海市蜃楼。
连洲:连接的陆地或岛屿。
韫珠:藏有珍珠。
澄积润:清澈积聚的水汽。
让璧:用和氏璧的故事比喻人才。
浮光:水光粼粼。
凝折水:形容水波如凝固的折光。
疏圆沚:稀疏圆润的小岛。
玉轮:月亮。
涵:包含。
剑阁: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山的古关隘。
标:标识。
迥秀:远离尘俗的美景。
英灵:杰出的人才。
怀德:感怀恩德。
践遗芳:实践前人留下的美德。
端操:端正品行。
谋己:思考自己的前途。
观光:观察和学习美好的事物。
牵迹:牵绊自己的经历。
揆拙:衡量自己的能力。
三省:多次反省。
劳生:忙碌的人生。
昧两忘:对生死置之度外。
弹随:随时可以弹奏。
空被笑:白白被人嘲笑。
献楚:向楚国进贡。
殊默语:与别人意见不同。
炎凉:形容人生境遇的变化。
迁贸:变迁。
吴涛:江浙一带的江河。
楚岫:楚国境内的山峰。
风月:风景。
星河:银河。
姑苏:江苏省苏州市。
南浦:江南水乡。
邯郸:河北省邯郸市。
平生气:充满豪情的气概。
摇落情:失意的情绪。
占星:观察星辰以测吉凶。
梦月:梦中见到明月。
楚奏:楚国音乐的演奏。
秦声:秦国音乐的演奏。
郢路:楚国都城郢都的道路。
丛台: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的丛台。
温辉:温暖的光辉。
凌爱日:超过太阳的光辉。
壮气:豪放的志气。
一顾:看一下。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
文史:文学和历史知识。
纷纶:繁华繁茂。
京洛:洛阳。
风尘:世俗纷争。
五车富:学识丰富。
一囊贫:囊中羞涩。
李仙:李白的尊称。
苏鬼:苏轼的尊称。
阳春:指高雅的音乐。

去完善
赏析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是骆宾王的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江南的风光名胜,抒发了与友人别离的感慨。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前六句写景,中间十二句言离别之情,后十句展望未来。
首先,诗人以“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开篇,描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接着,他以“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描绘了长江之源的水流景象。接下来的诗句,如“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则表达了江水之美。
第二部分,诗人以“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并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够追随友人的步伐。然而,现实却是“谋己谬观光,牵迹强凄惶”,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
最后一部分,诗人以“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顺利。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处境堪忧,希望能够得到友人的帮助。
整首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是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大约创作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此时的骆宾王正值青年时期,才华横溢,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才情和婉约的笔触而闻名于世。这首诗是他在江南游历时写给友人宋五之问的一首赠别诗。
在那个时代,江南地区繁华富庶,山水秀丽,文人墨客云集,成为他们抒发情感、探讨学问的理想之地。江南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对骆宾王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感。此外,当时唐朝的社会氛围相对宽松,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骆宾王的诗歌创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