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寿居仁远浦归帆
筑室江南欲尽头,故将沙尾系行舟。
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江南筑起房舍想要结束旅程,于是把船停在河岸沙尾处。
为什么在夕阳渐落的苍茫景色中,一幅西风吹拂的画面无法被收下呢?
去完善
释义
1. 寿居仁:宋朝画家,擅长画江河溪桥,描绘水乡景色。
2. 题:在诗书画等艺术作品中给作品添加的题目或者引子。
3. 沙尾:沙滩的末尾,这里用来形容水流缓、沙石多的水域。
4. 苍茫:广大无边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通过对远处落日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文情感的深沉思考。首句“筑室江南欲尽头”写出了诗人在江南地区的理想居所,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恬静。接着的“故将沙尾系行舟”则描绘了江边的景致,展示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水乡风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诗人以落日为主题,表达了一种深邃的人文情怀。夕阳西下,天边的霞光映照在江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种美景让诗人深感生活的美好。同时,诗人用“西风”一词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人们对光阴的无常之感。通过这一描绘,诗人传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同时也揭示了人类无法抵抗自然的规律的哲理。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深远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切领悟。它既是一幅生动的水乡风景画,又蕴含了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深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题寿居仁远浦归帆》,是由南宋著名诗人释宝昙所作。诗中的“远浦归帆”描绘了江面上远方的帆船逐渐靠近岸边的美景,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至1238年间,这是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时期。北方金国对南宋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内部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而释宝昙作为一位高僧,他的生活也与这一时代紧密相连。
在这段时间里,释宝昙游历了许多地方,结交了许多朋友。他曾在临安(今杭州)的寿居仁寺担任住持,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篇。这首《题寿居仁远浦归帆》就是他在寿居仁寺时创作的。
释宝昙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这首诗中,他以远浦归帆为主题,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安定和平的生活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