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麦吐经时雨,炉薰一寸云。
叶边先策策,月堕故纷纷。
待趣诗翁语,何曾菜色闻。
问天浑不试,吾欲张吾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麦子抽穗时喜逢甘霖滋润,炉火熏香袅袅如飘渺云雾。
叶片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月色柔和洒落犹如繁华盛开。
等待兴致勃发的诗人畅谈心声,他们何曾遭受饥饿困扰?
试问苍天是否未尝考验人间,我愿张开我的庇护之翼。
去完善
释义
1. 喜雨:指盼望已久的降雨。
2. 释宝昙:字少鲁,号琅楀,宋代著名诗人,一生多困厄。
3. 麦吐经时雨:麦子经过长时间降雨后茁壮成长。
4. 炉薰一寸云:炉子上的熏香烧得只剩一寸了。
5. 叶边先策策:树叶在雨中敲击的声音。
6. 月堕故纷纷:形容雨水从天而降的景象。
7. 待趣诗翁语:期待诗人用诗歌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
8. 何曾菜色闻:意思是人们不会因为缺粮而面带菜色。
9. 问天浑不试:向天发问,为何我还没有被测试过。
10. 吾欲张吾军:我想展示我的实力。
去完善
赏析
《喜雨》是宋代诗人释宝昙的一首描绘久旱逢甘霖景象的佳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表达出人们对雨水的殷切期盼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
首联“麦吐经时雨,炉薰一寸云”,诗人通过描述麦子和炉火的形象,表达了对春雨的喜悦之情。久旱的麦子终于迎来了及时的雨水,就像在长期干旱中寻求滋润的植物一样;而炉火中的薰香则幻化成一片片祥云,象征了人们对美好愿景的期盼。
颔联“叶边先策策,月堕故纷纷”,进一步描绘了雨后自然的景象。树叶在雨水的滋润下发出“策策”的声音,仿佛在欢快地歌唱;而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湿润的大地上,显得更加明亮。这两句展现了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待趣诗翁语,何曾菜色闻”,表明诗人在如此美景之下,灵感涌动,想要抒发心中的感慨。同时,这里也暗含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之心,希望借由自己的诗篇传达给更多的人。
尾联“问天浑不试,吾欲张吾军”,诗人表达了面对自然的恩赐时,心中涌起的豪情壮志。即使天地之间的种种艰难困苦,也不能阻挡诗人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精神。
总之,《喜雨》这首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是南宋诗人释宝昙所作的一首描绘农村喜降春雨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南方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旱灾,而这场干旱给农民带来极大的困扰。释宝昙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在目睹了农民的艰难处境后,写下这首《喜雨》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期盼之情。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政治腐朽、军事羸弱,而北方的金国则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而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