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南旅情

标题包含
江南旅情
日落青溪栅,潮平白鹭洲。林深常似雨,江静易生秋。凉月来天外,明河俯渡头。飞飞鸿雁影,不见尺书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映照在青山翠绿的溪水旁,潮水涌动和白鸟共舞的白鹭洲。山林深处常被云雾缭绕如同细雨,江水静谧却仿佛秋天已来临。月亮带着凉意从天空的远方缓缓升起,明亮的银河俯瞰着渡口。鸿雁在空中翱翔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却没有留下一封书信。
去完善
释义
1. 日落青溪栅:青溪指清溪流经的风景;栅,指栅门或栏杆。 2. 潮平白鹭洲:潮平是指江水涨潮至与岸平;白鹭洲,位于南京水西门外,长江中的小岛,因白鹭栖息得名。 3. 林深常似雨:指树林深处,时常感觉像是下雨一样湿润。 4. 江静易生秋:江静是江面平静无波的样子;生秋是说产生秋天的气氛或感觉。 5. 凉月来天外:凉月,微寒的月光;天外,指天空高远之处。 6. 明河俯渡头:明河,银河的别称;俯,向下看;渡头,指渡口,船只停泊处。 7. 飞飞鸿雁影:飞飞形容鸿雁飞翔;鸿雁,一种大型水鸟,这里比喻书信传递者。 8. 不见尺书留:尺书,古代书信的一种;留,保存。这句诗意思是看不到留存的书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首联通过“青溪栅”、“白鹭洲”等形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颔联中的“林深”、“江静”则突出了江南地区生态的自然和谐;颈联则借助于“凉月”、“明河”的形象,渲染出宁静的氛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尾联则以“鸿雁影”和“尺书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书信未到的担忧。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诗人思乡情感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南旅情》是唐朝诗人陈昂在公元806年左右创作的。在这段时间里,陈昂因科举失利而旅居江南地区。他在旅途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这一时期,唐朝国势渐衰,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陈昂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心中充满了忧郁和无奈。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江南旅情》,以表达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这首诗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通过对比今昔境遇,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