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娇红淡粉逞春姿,好手移来一两枝。
见说此花三十种,只消莫画醉西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艳丽的花朵在春天竞相绽放,我特意挑选了一两枝移植到这里。听说这种花有三十种品种,但请不要画出令人陶醉的西施之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画:诗的题目,“题”指在书画作品上书写诗文以表达创作思想或者鉴赏评价。
2. 连文凤:南宋诗人,字百正,号应山,又号遂翁。有《百正集》传世。
3. 逞春姿:展现春天的美好姿态。
4. 好手:擅长绘画的人。
5. 一两枝:形容数量不多。这里指画中花卉的描绘数量。
6. 见说:听说,据说。
7. 此花:指的是画中花卉。
8. 三十种:表示繁多。这里强调花的种类繁多。
9. 只消:只要。
10. 莫画:不要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评价和建议。
11. 醉西施:指唐代著名的美人西施。这里是诗人借用西施美貌来赞美画中花朵的娇艳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画”,实际是在描述一幅以花朵为主题的画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赋予画作鲜活的生命力。首句“娇红淡粉逞春姿”,将画中花朵的色彩和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赋予了它们旺盛的生机。紧接着的“好手移来一两枝”则是对画家技艺的赞美,通过一笔勾勒,就将花的美丽传递给读者。
“见说此花三十种,只消莫画醉西施”两句则是诗人的思考与想象。他想到这朵花开有三十种颜色,是画家笔下的一大奇迹。诗人由此联想到古代美女西施,借她的美貌暗喻花朵的娇艳,同时又用“只消莫画醉西施”告诫画家,即使画得再美,也不能胜过真实的花朵,因为现实中的美景是无法被描绘出来的。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又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画》是元朝诗人连文凤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元朝时期(1271年-1368年),这是一个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元朝时期,文人墨客们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尤其是南宋遗民,他们生活在元朝的统治下,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切。连文凤就是一位南宋遗民,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这个时代,文人墨客们通过绘画和诗歌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连文凤的这首《题画》就是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在《题画》中,连文凤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哀思之情。他借景抒情,用“古藤”、“断桥”等景物,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困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够重返故国,过上幸福的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