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 其四

标题包含
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 其四
江树溟蒙雪暗天,似闻寒雁破昏烟。 相思此夜堪乘兴,试问渔翁觅钓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江边树木与雾气交织的昏暗世界中,雪覆盖了一切,依稀能听到寒冷的雁群打破了沉郁的烟雾。在这个思念的夜晚,不如兴致勃勃地去寻找渔翁的钓鱼船。
去完善
释义
1. "江树":指的是江边岸上的树木。 2. "溟蒙":形容迷漫的样子,这里指雪下得很大。 3. "暗":遮蔽或隐藏。这里可以理解为下雪让天空变暗。 4. "寒雁":因寒冷而南飞的雁子。 5. "破":冲破,打破。这里可以理解为雁子在冲破昏暗的烟雾。 6. "昏烟":昏暗的烟雾。 7. "相思":诗人对朋友或者亲人的怀念之情。 8. "此夜":指夜色的环境。 9. "堪":意思是能够承受,忍受。 10. "乘兴":趁着兴致。 11. "试问":试着问。 12. "渔翁":捕鱼的老人。 13. "觅":寻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潘大临描绘四季枕屏图的第四首,描绘了冬天的景象。诗人以江树、雪花和寒雁作为主要元素,营造了寒冷寂静的冬夜氛围。同时,他还通过“相思”一词表达了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诗的最后,他借问渔翁寻觅钓船这一细节,展现了作者渴望在这寒冷的夜晚找到温暖港湾的心情。总的来说,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江景图,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 其四》是宋代诗人潘大临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70年至1180年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潘大临因才学出众,结识了不少文人墨客,其中就包括画家陈德秀。陈德秀以其高超的画技闻名于当时,为潘大临创作了这幅描绘四季风景的枕屏图。 潘大临在诗中所述:“江山千里远,天地入毫芒”,既表达了画中景色的广阔壮美,也透露出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诗句“梅雨时节天气相,林峦眼界新翻样”则描述了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洞察力。 在潘大临生活的时代,即南宋中期,正值南宋与金朝对峙之时。此时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以繁荣发展。这为文人雅士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使他们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国家分裂的现实也给诗人带来了忧虑和痛苦,使得他的作品往往寓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