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潼关

标题包含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生于1865年3月10日(清朝同治四年),死于1898年9月28日(光绪二十四年),年仅33岁。 他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查看更多
_freakbb
去完善

译文
连绵的山脉进入潼关之后,依然不懂得变得平坦。
_freakbb
去完善
释义
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潼关县,地势险要;解:懂得,明白。
_freakbb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潼关的自然景观为切入点,借助对山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首句“终古高云簇此城”,通过描绘高云环绕的古城,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空间的辽阔感。次句“秋风吹散马蹄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苍茫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行者的匆匆脚步与内心的不平静。 第三句“河流大野犹嫌束”笔锋一转,赋予黄河以生命与情感,它象征着自由与力量,即使身处开阔之地,仍然感到束缚,暗喻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突破桎梏的愿望。最后一句“山入潼关不解平”,则借山势的险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倔强与不屈,也隐含了他对人生道路艰难险阻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雄浑,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生动刻画,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谭嗣同作为一位改革者的精神风貌。
_freakbb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潼关》是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改革家谭嗣同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此时正值清朝末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政治腐败,民众疾苦,西学东渐的浪潮已经兴起。而谭嗣同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积极倡导变法自强,寻求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这首诗正是他身处变革洪流中的真实写照。
_freakbb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