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戊戌入都别友人

标题包含
戊戌入都别友人
家国两愁绝,人天一粲然。 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 世界几痕梦,微尘万座莲。 后来凭吊意,分付此山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生于1865年3月10日(清朝同治四年),死于1898年9月28日(光绪二十四年),年仅33岁。 他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查看更多
Super小缘宝
去完善

译文
家庭与国家都已是愁苦至极,然而天地之间仍见盎然生机。只有我的心仍在坚守,期待着千年的轮回。这个世界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无数的生命就像一粒粒尘埃中的莲花一样渺小。未来的感慨与思念,就将这份情感托付给这山山水水吧。
Super小缘宝
去完善
释义
"戊戌入都别友人":戊戌指的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是清朝光绪皇帝在位期间推行政治改革的年份。 "家国两愁绝":指作者离别家乡和国家时的痛苦情感。 "人天一粲然":指人类与大自然共享的开朗景象。 "只余心独在":表达了只有自己的心还在坚守。 "看汝更千年":期望祖国经过若干年后重获繁荣。 "世界几痕梦":指世界上存在著各种梦想和理想。 "微尘万座莲":象征人们心中的信仰,如同莲花般圣洁而美好。 "后来凭吊意":暗示希望将来的人能铭记这段历史。 "分付此山川":表示将与山川共存,成为永恒的见证。
Super小缘宝
去完善
赏析
《戊戌入都别友人》这首古诗展示了作者在离别朋友时的心情,情感深沉而复杂。首联描绘了国家与家庭所带来的双重愁绪,以及自然界的天朗气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颔联则将离别的伤感融入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期许自己可以屹立不倒,友人也可以千年流芳。颈联展现了诗人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和领悟,似乎眼前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唯有心灵深处那片净土永恒不灭。尾联则以未来的追怀和凭吊作为寄托,将所有的心绪都交付给了眼前的山川河流。全诗布局巧妙,情感真挚,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Super小缘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戊戌入都别友人》是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所作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此时正值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洋务运动也已宣告破产,国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对谭嗣同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这一年里,谭嗣同参与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试图通过改革政治体制来挽救民族危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场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谭嗣同等六人也被逮捕并处死,史称“戊戌六君子”。在此背景下,谭嗣同写下了这首告别友人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期望。
Super小缘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