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柳

标题包含
咏柳
有客攀条感旧游,依然风景画桥头。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不是别离常带恨,纵非风雨也关愁。那堪玉露凋伤后,落叶哀蝉咽暮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客人重温旧游,风景如画桥边依旧。青色的帘子在烟雾弥漫的小镇上卖酒,银色指甲的她在水上楼阁弹奏古筝。即使别离并非总是带着悲伤,风雨之外也有着无尽的忧愁。在白露凋零后的时光里,落叶和哀蝉在深秋的夜晚发出低吟。
去完善
释义
1. 有客:指诗人自己。 2. 攀条:摸到柳树的枝条。 3. 感旧游:回想起过去游玩的情景。 4. 风景画桥头:美丽的景色如同画卷展现在桥头。 5. 青帘:指酒店的幌子,古代酒店多用青布做幌子,故称“青帘”。 6. 沽酒:买酒。 7. 烟中市:烟雾弥漫的市场。 8. 银甲:古代的金属指甲套,此处指弹奏筝的人。 9. 调筝:弹奏筝。 10. 纵非风雨:即使没有风雨的时候。 11. 也关愁:也会让人感到忧愁。 12. 那堪:无法忍受。 13. 玉露凋伤:形容露水在秋天逐渐消失。 14. 落叶哀蝉:指秋天的落叶和哀鸣的蝉声。 15. 咽暮秋:悲凉地度过晚秋。
去完善
赏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徐坚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柳树、画桥、青帘、银甲、玉露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秋天的萧瑟哀凉。其中,“有客攀条感旧游”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依然风景画桥头”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下来的两句“青帘沽酒烟中市,银甲调筝水上楼”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美好时光里饮酒弹筝的愉悦心情。而后两句“不是别离常带恨,纵非风雨也关愁”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悲伤的感慨。最后两句“那堪玉露凋伤后,落叶哀蝉咽暮秋”则以玉露凋落、落叶哀蝉的景象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氛围,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岁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柳》是唐代诗人徐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柳树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公元759年春天,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社会繁荣昌盛。此时,在都城长安(今西安),徐坚以进士及第,被任命为太子通事舍人,负责皇太子的文书往来和礼仪事务。由于才华横溢,深得皇帝赏识,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大唐江山摇摇欲坠,人民流离失所,皇家的荣华富贵也化为乌有。徐坚在这个时期写下了这首《咏柳》,借赞美柳树之美,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