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室
笑取功名指顾间,归来心与倦云闲。
闭关不作南柯想,睡起香凝金愽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笑之间取得功名,归来时心境悠然宁静如云。隐居在此,不再去想那似南柯一梦般的功名,晨起香气扑鼻,令人沉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笑取功名指顾间:指轻松地获得功名。
2. 归来心与倦云闲:回到故乡的心情如同悠闲的云朵一般。
3. 闭关不作南柯想:闭关指的是闭门谢客,南柯是想像中的荣华富贵。
4. 睡起香凝金愽山:香凝是指点燃的香慢慢凝固,金愽山是香炉的一种款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古诗。诗人以“笑取功名指顾间”开篇,展现了超脱世俗名利的态度。紧接着的“归来心与倦云闲”则表达出诗人在隐逸生活中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闭关不作南柯想”中,“南柯”源自南柯一梦的故事,比喻荣华富贵的虚幻,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清醒认识。最后一句“睡起香凝金愽山”,借用了博山炉(一种古代熏香器具)的香雾弥漫,寓意着诗人沉浸于高雅的文化生活之中。全诗以隐逸为主题,表现出诗人超脱名利、热爱生活的态度,同时也彰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室》是南宋诗人张守所创作的词牌名。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进入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战乱频繁,民众疾苦。身为官员的张守面对时局,忧虑百姓的生活状况,也深深感受到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这种情境下,他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创作了这首千古传颂的《梦室》。
首句“世事如梦,一尊芳酒”中,张守借“梦”的比喻,揭示出当时社会表面的繁荣和内在的危机。他以“尊芳酒”描述出世人沉醉于太平盛世的假象,对现实的无动于衷表示深深的无奈和痛心。
次句“笑拈花枝”,描述诗人手持鲜花的形象,反映出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现实的压迫使得诗人的理想无法实现,只能“襟袖渐宽”,逐渐憔悴。
后两句“梦觉半生浮世,醉卧东风蕊粉”,诗人以醉酒入梦来逃避现实的痛苦。但是,一旦梦醒,却发现自己仍然身处这乱世之中。故他感慨“半生不解带”,半生都无法摆脱困境,表现了诗人深深的无奈。
总体来看,《梦室》一词表达的是诗人身处于国家危亡、民生疾苦时期的忧虑之情,以及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这首词充分展示了张守作为一个官员兼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