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红药当阶翻

标题包含
红药当阶翻
禁近烟光润,阶平日影暄。 黄麻方草罢,红药正花翻。 蒨色浮春动,清阴匝午繁。 心倾青琐客,香满紫微垣。 漏永文书静,天低雨露温。 人言有仙骨,早晚拜明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珌(1164年-1239年),字怀古,号洺水遗民,洺州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程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禁止靠近烟雾的地方,阳光洒在台阶上,温暖明媚。黄色的麻布刚刚完工,红色的芍药花朵正在盛开。翠绿的春色涌动,树荫在午后更加繁茂。心中向往宫中的客人,香气弥漫整个皇宫。漫长的夜晚,文书处理完毕,天空低垂,雨露温度适中。人们说这里藏着仙人,早早晚晚都会受到神明恩典的眷顾。
去完善
释义
1. 禁近:皇宫附近。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工作地点。 2. 阶平:台阶平整。这里指的是皇宫的台阶。 3. 日影暄:日光照射的温暖感觉。暄,温暖。 4. 黄麻方草罢:黄麻,一种草本植物;方,刚刚;草罢,除草完毕。这句是说刚刚除草完毕。 5. 红药正花翻:红药,即芍药;正花翻,花朵盛开的时候。 6. 蒨色:鲜红色。 7. 青琐客:指在皇宫工作的文人。 8. 紫微垣:中国古代星官名,象征皇宫。 9. 漏永:时间漫长。漏,古代计时器。 10. 人言有仙骨:人们传说诗人具有仙人般的风度。
去完善
赏析
《红药当阶翻》是南宋诗人程珌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诗中通过对皇宫内花园的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禁近烟光润,阶平日影暄”,点明了诗的背景地点——皇宫内院。烟光、日影交相辉映,显示出一派祥和气象。 颔联“黄麻方草罢,红药正花翻”,描绘了皇宫花园中的植物景观。黄麻和红药竞相生长,仿佛在争抢春光。其中,“花翻”一词形象地表现出花朵盛开的情景,透露出勃勃生机。 颈联“蒨色浮春动,清阴匝午繁”,进一步刻画了花园的美景。红色的花朵如同春天的律动,绿色的树荫则给夏日带来清凉。诗人通过颜色和动作的描绘,使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感。 腹联“心倾青琐客,香满紫微垣”,转入对人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皇宫内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皇帝与朝臣之间的亲密氛围。 尾联“漏永文书静,天低雨露温。人言有仙骨,早晚拜明恩”,诗人以宫女口吻,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出诗人自己对皇恩的期望和憧憬。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既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又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帝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药当阶翻》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程珌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理宗嘉熙年间(公元1237年-1240年)。这一时期,程珌因宦海沉浮,多次被贬谪。 在南宋理宗嘉熙年间,政治腐朽,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程珌作为一名文人官员,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安危,对朝廷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这首诗中,他以红药当阶翻这一自然景象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苦难的同情。 红药当阶翻这一意象,既象征着国家的兴衰成败,也暗示了文人的命运起伏。诗人通过对红药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遭遇,他在这一时期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谪,生活坎坷,但他依然坚守着家国情怀,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忧心忡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