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牛渚曲

标题包含
牛渚曲
岷江赴东海,牛渚镇中流。 古来济渡处,落日迷沧洲。 江东名胜士,清谈付悠悠。 氛埃更五闰,毒烈遍九州。 六龙起当天,爝火不敢留。 长绳系佛塔,铁缆济王舟。 执玉朝群后,职方登九丘。 民生三代后,不数李与刘。 太平二百年,内宁忘外忧。 一马飞渡江,王气东南浮。 谁为逆胡计,敢作明神羞。 饮水昧佛狸,投鞭效坚头。 萧萧杨林渡,寒日风飕飗。 烟雨出蒙冲,霜雪挥戈矛。 夜半虏帐惊,明日无胡酋。 笑谈折樽俎,心胆落毡裘。 诸夷戒谋夏,三边罢防秋。 时从老校问,吃吃谈不休。 创业道何盛,中兴德几侔。 禹绩渺千载,武功待人收。 天方厌此虏,吾忍忘其仇。 偷安固大患,幸胜非良筹。 外防固难弛,内政何当修。 两山点蛾眉,攒此千古愁。 小臣乏长策,何以裨前流。 请因受邑地,为赋艰难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岷江奔流至东海,牛渚镇守在中央;自古以来济渡处,黄昏落日让人着迷。江南的名士们,清谈让人悠哉乐哉。世事尘埃,逐渐改变岁月,毒辣炎热蔓延全国。六龙当空而起,烛火自然无法生存。长绳连接佛塔,铁缆帮助君王之舟。拿着玉石朝见诸侯,职位高低各不同。人民生活在三代之后,不再提李与刘。太平盛世已有二百年,国内安宁忘却了外患。突然有一马飞越长江,王者之气在东南升起。谁为叛乱者谋划,竟然让神明蒙羞。不明就里盲目追随,就像拓跋焘与苻坚。杨家渡口冷风瑟瑟,寒日照耀。烟雨蒙蒙出征船,霜雪之间挥舞戈矛。夜晚敌人营帐受到惊吓,第二天没有敌酋。谈笑间击败敌军,让敌军心胆俱寒。各个部落不再侵犯华夏,边疆防御逐渐松懈。时常向老兵询问当年情况,他们聊得津津有味。创世之道如何兴盛,中兴之道又如何与它相当。大禹的功绩已经过去了千年,战争的成果等待人们去收编。上天已经厌恶这个民族,我们怎能忘记仇恨?苟且偷安固然是大患,侥幸胜利也不是长久之计。对外防线固若金汤,内部政务也应好好整顿。两座山峰如此秀美,古人在这里留下了千年的忧虑。作为一个小臣,我没有长久的计策,该如何为国家做出贡献?请在我接受封地的这片土地上,为我描绘艰难困苦的缘由。
去完善
释义
1. 岷江:长江上游支流,位于四川省。 2. 牛渚:即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 3. 中流:指河流的中心位置。 4. 济渡:指渡过江河。 5. 沧洲:水边的陆地,这里指采石矶附近的江边。 6. 江东:指长江下游的东部地区,这里主要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带。 7. 名胜士:著名的文人雅士。 8. 清谈:指魏晋时期的一种谈论方式,通常涉及哲学、文学等话题。 9. 五闰:古代历法术语,指一年中多出的二十九天。 10. 毒烈:形容毒性猛烈。 11. 六龙:指太阳,这里象征南宋皇帝。 12. 爝火:小火炬,这里比喻微不足道的势力。 13. 长绳:指渡船的缆绳。 14. 铁缆:指渡船的铁链。 15. 执玉:手持宝玉,这里指君王对臣下的礼遇。 16. 职方:古代官职名,负责地理、疆域等事务。 17.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18. 李与刘:指唐朝的李渊和刘宋的刘裕,均为开国之君。 19. 二百年:指宋朝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至度宗赵禥咸淳九年(1273年)共三百一十四年的统治时间,这里是虚指。 20. 一马飞渡江:指金兵南下攻占临安,北宋灭亡。 21. 王气:帝王之气,这里指国家兴衰的气运。 22. 逆胡:指金兵。 23. 明神:光明之神,这里指宋朝皇帝。 24. 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25. 坚头:指西晋将领刘琨。 26. 杨林渡: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南。 27. 寒日:寒冷的太阳。 28. 飕飗:形容风声。 29. 烟雨:形容烟雾弥漫的天气。 30. 蒙冲:古代战船。 31. 霜雪:形容兵器明亮如霜雪。 32. 虏帐:敌营的帐篷。 33. 无胡酋:指敌军首领被击败。 34. 笑谈:轻松愉快的谈论。 35. 折樽俎:原意是凭借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这里指战胜敌人。 36. 心胆:心脏和胆囊,这里指信心和胆量。 37. 毡裘:北方游牧民族的毛皮服饰,这里指金国。 38. 诸夷:各个少数民族。 39. 谋夏:谋划侵略中原。 40. 三边:指宋、金、西夏三国交界的地方。 41. 防秋:古代防备敌人趁秋季发动进攻。 42. 老校:指经验丰富的士兵。 43. 吃吃:形容笑声不断。 44. 盛:兴盛。 45. 侔:相等。 46. 禹绩:大禹治水的功绩。 47. 武功:军事方面的功绩。 48. 此虏:指金国。 49. 吾忍忘其仇:我不能忘记金国的仇恨。 50. 偷安:苟且偷安。 51. 固:确实。 52. 大患:严重的祸患。 53. 幸胜:侥幸取胜。 54. 良筹:高明的策略。 55. 弛:放松。 56. 当修:应当整治。 57. 两山:指长江两岸的山。 58. 蛾眉:形容山的秀美。 59. 攒此千古愁:聚集这千年的忧愁。 60. 小臣:作者自称。 61. 长策:高明的策略。 62. 何以裨前流:如何能够对前人的事业有所帮助。 63. 请因受邑地:请求因为接受封地而有所作为。 64. 为赋艰难由:写作关于艰辛原因的赋。
去完善
赏析
王遂的《牛渚曲》是一首描绘牛渚景象和抒怀之词。诗人在开篇即以岷江、牛渚的景象展现了江河万里的气势。接着通过讲述古来济渡处以及江东名胜士的清谈,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及现实的思考。 面对纷乱的世界,诗人表达了对统一和安宁的渴望。在描述牛渚的画面之后,诗人进一步指出了逆胡带来的外患,并认为这是神明都无法忍受的行为。在此过程中,诗人表现了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怀。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战争的激烈以及将士们的英勇表现。他描绘出战争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在对战争场景的描述中,诗人以“笑谈”、“心胆”等词语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了他对胜利的乐观预期。 然后,诗人提到了诸夷和边防的问题,表达出对于国家安全的关注。他对国家的现状感到担忧,提出内政应当得到整顿和加强,以防止外敌的侵略。 最后,诗人以蛾眉山的形象寓意民族的忧虑,提醒人们警惕险恶的外部环境。他强调个人在国家大局中的渺小,表示虽然自己能力微薄,但依然愿为国家尽一份力量。诗人寄希望于国家能够渡过这个艰难时期,最终走向繁荣昌盛。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牛渚曲》是唐朝诗人王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当时社会繁荣,国泰民安,文学艺术的创作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王遂作为唐朝的一位文人,他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生活有深刻的了解,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同时,唐朝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时代,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在这个时期,诗人云集,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王遂作为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总的来说,《牛渚曲》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天宝年间,这个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学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诗人王遂在这个时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