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官诗成因书二韵于后
一派西园曲水声,水边终日会冠缨。
几多诗笔无停缀,不似当年有罚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西园: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这里应该是指某个官员的私人园林。
2. 曲水声: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一种雅趣,通过让酒杯顺着曲折的水流漂浮,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赋诗饮酒。这里的“曲水声”可能就是在描述这种场景。
3. 冠缨:指官员或士人的帽子,这里应该是用“冠缨”来借代官员或士人。
4. 无停缀:不停顿,连续不断,这里用来形容作诗的频繁程度。
5. 不似当年有罚觥:这句是说现在写诗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罚酒了。"罚觥"是一种喝酒游戏,输的一方需要罚酒。这里可能是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达现在的创作环境相对轻松自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西园曲水的景致,以及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诗人与朋友们聚会的场景。作者在首句中用“一派西园曲水声”来形容园中的流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接下来,作者又以“水边终日会冠缨”表达了在这样的美景下,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喜悦心情。
第二句中,诗人提到“几多诗笔无停缀”,表示尽管在如此美丽的景色和愉快的聚会之中,仍有许多诗人在不停地挥笔创作,展现出诗人们在美好景致中的创作热情。然而,这种热情并不完全是因美景而起,也反映了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执着。
最后一句“不似当年有罚觥”,是对过去时光的怀想。这里的“罚觥”指的是古代的罚酒习俗,即在宴会上犯错误或输棋的人需要喝酒以示惩罚。这句诗意味着现在的欢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带有罚酒的趣味,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这首诗通过对西园曲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和现在聚会情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人文情怀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蒋堂的这首《诸官诗成因书二韵于后》创作于北宋时期。蒋堂在当时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见长。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数次被贬谪。这首诗正是他在任地方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官场黑暗的批判。
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日趋完善,但官场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许多文人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希望通过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他们往往遭遇排挤和打压,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蒋堂也是如此,他曾多次遭到陷害,被贬到偏远地区任职。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他深感痛心,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正直的心,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蒋堂通过对官员之间的虚伪、贪婪、嫉妒等丑行的揭露,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忧虑和愤怒。他坚信,只有真诚、廉洁、宽容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才能真正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有益的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