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江宁刘明府
南陆昼日永,北窗风气清。
端居玩时物,园林绿阴成。
新竹梢已繁,修梧叶初荣。
翩翩有幽禽,睍睆发清声。
岂无樽酒欢,抚景难自倾。
亲朋天一端,别我岁倏更。
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
耿耿叹离群,拳拳怀友生。
珍重万金抵,契阔千恨平。
欲题尺书报,恻怆若为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方的白天特别长,北窗的风气凉爽宜人。
静静地住在这里欣赏着四季的景物变化,园林中绿树成荫。
新发芽的竹子已经茁壮成长,高大的梧桐树叶刚刚开始茂盛。
在茂密的树丛中,不时有幽静的鸟雀翩翩起舞,它们美妙的声音回荡在空中。
这样的美景怎能让人不想喝酒庆祝呢?但看到眼前的景象又难以自我陶醉其中。
朋友们分别在一处,一年中的时光不知不觉又过去了。
我将诚挚的感情寄托于这微小的文字,用香的墨水在霜染的藤纸上留下痕迹。
我深深地感叹与大家的离别,心怀感激地怀念朋友们。
珍贵的友谊如同万金难抵,长久未见的心结仿佛千言万恨都能被抚平。
我想要提笔写一封信告知你们我的心情,却又因伤感的情绪而哽咽不能言。
去完善
释义
1. 南陆:指南方之地。2. 端居:指安居静处。3. 玩:欣赏。4. 时物:应时的景物。5. 新竹:新生之竹。6. 修梧:高大的梧桐树。7. 翩翩:形容鸟飞翔的样子。8. 幽禽:指隐居的鸟类。9. 睍睆:形容鸟儿婉转的鸣叫声。10. 抚景:观赏景色。11. 自倾:独自饮酒。12. 天一端:遥远的天边。13. 别我岁倏更:离别后再过了一年。14. 衷丹:指真诚的心意。15. 香煤:熏香用的煤炭。16. 霜藤:秋天成熟的瓜果。17. 耿耿:忧愁不安的样子。18. 拳拳:忠诚恳切的样子。19. 珍重:珍视保重。20. 万金抵:形容朋友情谊比黄金还珍贵。21. 契阔:别离与团聚。22. 千恨平:化解了无数的遗憾。
去完善
赏析
《寄赠江宁刘明府》是宋朝诗人蔡沈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江南的风光与景致,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南陆昼日永,北窗风气清”,以阳光充足的南方和清新宜人的北方天气对比,展示了祖国江山壮丽景色,引出下文。
颔联“端居玩时物,园林绿阴成”,描述了作者在自己家中的花园里,欣赏着时光带来的自然变化。
颈联“新竹梢已繁,修梧叶初繁”,刻画了新生竹笋逐渐长大、修长的梧桐树叶刚开始变大的生动景象,充满生机。
紧接着,“翩翩有幽禽,睍睆发清声”,作者观察到在优美的园林环境中,翩翩起舞的鸟雀发出清澈婉转的鸣叫,展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随后,“岂无樽酒欢,抚景难自倾”,表现出尽管内心渴望与朋友举杯畅饮,但面对如此美景却难以释怀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亲朋天一端,别我岁倏更”,描述了朋友之间天各一方、分别多时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怀念之情。
然后,“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诗人将真挚的感情寄托在笔墨之中,通过描绘红叶、清香的墨汁以及洁白的霜藤等景物,来表达自己深深的思念和关怀。
最后,“耿耿叹离群,拳拳怀友生”,表示诗人因离别而痛苦不已,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友人。结尾两句,“珍重万金抵,契阔千恨平”,用珍稀的万金抵比喻珍贵的友情,表达出诗人愿尽一切努力消解心中的思念之苦。
整首诗以如画般的景物渲染了浓重的情感氛围,既有深情的思念,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赠江宁刘明府》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蔡沈之手。蔡沈生活在公元1167年至1230年,一生历经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和宁宗四朝,这是他作品的基本创作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因北宋的灭亡而建立,国土狭小,北方大部分领土被金国占领。社会政治风云变幻,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蔡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写下了许多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诗篇。
在这段时间里,蔡沈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亲眼目睹了民间的困苦生活。这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中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对国家政治及百姓的生活表现出深深的忧国忧民情怀。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民间疾苦的深深同情,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在《寄赠江宁刘明府》这首诗中,蔡沈以江宁(今江苏南京)刘明府为对象,通过赞美对方的道德风范,表达了对官员清正廉洁的要求和期望。同时,也传达了蔡沈作为一名文人志士,忧国忧民的思想。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充分体现了蔡沈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诗人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