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
暮烟愁,鸦归古树,雁过空堞。
南浦牙樯渐发。
阳关歌尽半阕。
便恨入回肠千万结。
长亭柳、寸寸攀折。
望日下长安近,莫遣鳞鸿成闲绝。
凄切。
去帆浪远江阔。
怅顿解连环,西窗下、对烛频哽咽。
叹百岁光阴,几度离别。
翠销粉竭。
信乍圆易散,彩云明月。
浙水吴山重重叠。
流苏帐、阳台梦歇。
暗尘锁、孤鸾秦镜缺。
羞人问、怕说相思,正满院杨花,落尽东风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的烟雾弥漫忧愁,乌鸦返回古老的树梢,大雁飞过空荡荡的城墙。
南方的水边渔船渐渐离去。
阳光下的关山歌曲唱了一半。
心中充满了纠结的情绪。
在长亭送别时,柳枝被频繁地攀折。
盼望太阳下山的时候长安城已经接近眼前,不要让人们空闲得连信鸽都没有事做。
内心感到无比的痛苦。
离去的船帆在远处的江面上显得越来越小。
惆怅之情如解开连环一样难以消除,在西窗下对着蜡烛频频哭泣。
感叹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的离别。
容颜变得憔悴。
相信短暂的团圆容易破碎,就像彩云和明月那样。
浙江和江苏的山峦重叠。
窗帘上的流苏图案,如同在阳台上做了一个美梦。
阴暗的尘土中,孤独的凤凰和破旧的镜子。
不好意思询问别人,害怕说出“我想你”,正当庭院里的杨花飘落,东风带来的春天即将结束。
去完善
释义
暮烟愁:指傍晚的烟雾使人感到忧愁。
鸦归古树:乌鸦飞回到古老的树上。
南浦牙樯渐发:指南方的船舶逐渐驶离岸边。
阳关歌尽半阕:描述歌曲唱到一半就结束了,比喻短暂的相聚。阳关,古城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便恨入回肠千万结:意思是悲伤的情感像千丝万缕纠结在一起。
长亭柳、寸寸攀折:形容别离时的场景,柳树被攀摘以寄托依依惜别的情感。
望日下长安近:望着太阳照耀下的京城,希望离别的书信能尽快到达。长安,此处指北宋都城汴京。
莫遣鳞鸿成闲绝:不要让传递书信的飞鸟轻易停止。鳞鸿,鱼雁传书,借指信件。
去帆浪远江阔:描述船只逐渐远离,航行在大江大河之上。
怅顿解连环:形容因思念而惆怅的心情如同一环一环相扣的心事慢慢解开。
西窗下、对烛频哽咽:在西窗之下,对着蜡烛频繁地抽泣。
翠销粉竭:形容青春流逝,美貌不再。
信乍圆易散,彩云明月:相信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消逝,就像彩云追月一样。
浙水吴山重重叠:描述浙江一带山水连绵的景象。
流苏帐、阳台梦歇:描绘梦境消失的场景。
暗尘锁、孤鸾秦镜缺:指往事如梦,美好已成过去。孤鸾,失偶的鸾鸟,喻孤独的情人。秦镜,传说秦始皇有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借指深挚的爱情。
羞人问、怕说相思:害羞地问起对方,又害怕说出自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本词起笔以暮色中乌鸦归巢,大雁飞过空城为画面,营造了一个苍茫、哀愁的意境。随后描述送别场景,“南浦牙樯渐发”以南浦启航为背景,以“阳关歌尽半阕”表示离别的歌谣即将唱完,凸显离别时刻的感伤。紧接着的词句,“便恨入回肠千万结”描绘了内心的痛苦,情感如回肠般纠结复杂;“长亭柳、寸寸攀折”则形象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接下来在寄希望于对方能够感知自己的思念的同时,词人也传达出难以言表的孤独和失落。下阙则以“去帆浪远江阔”开始,描述船只渐行渐远,情感由聚到散的过程,形象地传达了思念之情的绵延不断。随后的词句则是深入描绘思念之情和心理状态,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相聚别离的无常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