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东风跃马长安道。
一树樱桃花谢了。
别来千里梦频归,醉里五更愁不到。
江南两岸无名草。
雨遍莓苔生嫩葆。
玉楼人远绿腰闲,帘幕深沈双燕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过长安街。
一棵樱花树的花瓣飘落。
离别后再见已隔千里,梦里频频相聚,醉意中凌晨的忧愁不会来打扰。
江南的两岸是无名的花草。
雨水滋润着莓苔生长出新的嫩叶。
高楼里的人远离红尘,绿色的柳腰在闲暇中摇曳,帘幕深深,双燕已经老去。
去完善
释义
1. 东风:春风。
2. 跃马长安道:长安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是说骑马行走在长安的大道上。
3. 樱桃花:樱花的一种。
4. 别来:分别之后。
5. 千里梦频归:梦中经常回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6. 五更:指夜间的第五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代时间的凌晨三点至五点。
7. 不到:不触碰到。
8. 无名草:无名的杂草。
9. 莓苔: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10. 嫩葆:指新生的嫩芽。
11. 玉楼人远:指玉楼中的人已经远去。
12. 绿腰:指舞蹈中的腰肢动作。
13. 帘幕深沈:指帘幕深重。
14. 双燕老:两只燕子都已经老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思念的古诗词。诗人以东风、跃马、长安道等形象,表达了离别的场景和情感。接下来,“一树樱桃花谢了”则寓意着美好的时光已逝去,凸显了诗人的惆怅与无奈。“别来千里梦频归,醉里五更愁不到”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江南两岸无名草”中,无名草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而“雨遍莓苔生嫩葆”则表现出江南水乡的清新自然之美。最后,“玉楼人远绿腰闲,帘幕深沈双燕老”则是通过对玉楼、绿腰、帘幕、双燕等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远方的亲人无限的牵挂与深深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楼春》是南宋诗人陈允平的一首词。陈允平生活在南宋末年,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作方面。这首《玉楼春》是其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允平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的时期。他虽然出身于士人世家,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进入仕途。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转而寄情于诗歌创作,以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批判。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对内腐败,对外屈服于金人的压力,使得国家政治陷入危机。与此同时,民间的经济状况也日益恶化,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允平作为文人雅士,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疾苦深感忧虑。然而,他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感慨。
在这首《玉楼春》中,陈允平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与现实中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反映出作者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心理,同时也传达出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