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法相岩
法相具诸相,宝方无定方。
突兀虎豹立,嵌空蛟龙藏。
入地转轮远,透天圆窦光。
何人凿混沌,掷弃官路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法相:佛教语,指诸法之实相;一切事物真实的状貌。这里应该是指岩石呈现出的千奇百怪的形状。
2. 诸相:众多的形态或现象。
3. 宝方:珍贵之处,佛教称有佛法之处。这里指有珍贵之景的地方。
4. 无定方: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
5. 突兀:突然出现的意思。
6. 虎豹:两种猛兽,这里形象地描绘出岩石的险峻之势。
7. 嵌空:将物体嵌入空隙中,这里是形容岩石之间的相互嵌合。
8.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两条龙,一为善一为恶。这里形容岩石如同蛟龙般隐藏其中。
9. 入地转轮:进入地下旋转的轮子,暗喻时间的流逝。
10. 透天圆窦:指天空中的圆形孔洞,这是由岩石形成的自然景象。
11. 混沌:天地未开辟之前的状况。
12. 掷弃:扔弃。
13. 官路:官员往来之路,这里指主干道。
去完善
赏析
《题法相岩》这首诗歌以法相岩为题,通过描绘其独特景观来表达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人首先指出法相岩的特点是“法相具诸相,宝方无定方”,强调其千变万化的形态和无定的方位。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虎豹、蛟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法相岩的险峻和深邃。同时,诗人还通过“入地转轮远,透天圆窦光”的描绘,表现了法相岩的神奇与壮观。最后,诗人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该景观的神秘感的探究,以及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哲学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法相岩》是南宋诗人郑域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郑域,字元驭,浙江淳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任地方官职,颇有政声。他的诗风清新明快,颇得陆游和杨万里等人的赞赏。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郑域正处于南宋中晚期。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则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这一时期,儒家学说得到重视,理学思想逐渐兴起,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郑域在此时出任地方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体察民情,关心民生,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然而,他也意识到南宋政治的腐败无能,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