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嫣然一笑,风味人间没。
来自广寒宫,直偷得、天香入骨。
软金缕屑,点缀碧琼枝,花藏叶,叶笼花,刚被风吹拂。
道人衾帐,不用沈烟熨。
插满枕屏山,觉身在、蓝桥仙窟。
一觞一咏,消得九秋愁,篱边菊,畹中兰,甘避芳尘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她微微一笑,就像是人间最美好的味道。
她的气质如同广寒宫中的仙子,那香气深入骨髓。
柔软的金光洒落在她的身上,如同点缀在绿宝石上的花朵,花朵隐藏在绿叶中,绿叶包裹着花朵,刚刚被风吹过。
道家的人应该知道,不必用沉沉的烟雾来温暖内心。
将她放在枕头和屏风之间,感觉就像是在仙境一样。
每次饮酒赋诗,都能消除九月的忧愁,篱笆边的菊花,兰花园里的兰花,都甘愿避开尘世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摸鱼儿”。
2. 嫣然:指美好的笑容。
3. 一笑:指美人微笑。
4. 风味:生活情趣。
5. 人间没:人间少有的。
6. 广寒宫: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中的宫殿,这里借指嫦娥。
7. 天香:本指天上的香气,这里借指月宫的芳香。
8. 入骨:形容香气浓郁。
9. 软金缕屑:柔软的金色花朵。
10. 碧琼枝:绿色的玉树枝。
11. 花藏叶,叶笼花:花叶掩映的意境。
12. 刚被风吹拂:刚刚被风吹起。
13. 道人:道士,此处指词人自己。
14. 衾帐:被子和帐子。
15. 不用沈烟熨:不用熏香的烟雾来熨平心情。
16. 插满:插满,遍插。
17. 枕屏山:枕头和屏风。
18. 觉身:感觉自己仿佛。
19. 蓝桥仙窟:蓝桥,古地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仙窟,神仙的住处。
20. 一觞一咏:一边喝酒一边吟诗。
21. 九秋:秋季九十天,泛指秋天。
22. 篱边菊:篱笆边的菊花。
23. 畹中兰:畹,一种盆地或浅盆;畹中的兰花。
24. 芳尘:指花朵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美丽景色和悠闲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腻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嫣然一笑,风味人间没”一词充分展示了秋天大自然的魅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下来,作者又用“来自广寒宫,直偷得、天香入骨”来形容菊花的香气,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美好。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菊花与绿叶的相互依存关系,表达了它们在秋风中的坚守。这样的画面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机,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随后,作者转而谈论自己的居住环境,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品质的享受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种生活状态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也是作者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作者通过对菊兰等植物的赞美,再次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词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热爱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蓦山溪》是南宋诗人郑域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左右,正值南宋王朝的中期。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尤其在江南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繁荣,商业贸易活跃,形成了许多繁华的城市和市镇。
郑域作为南宋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政坛到文坛的转换。他在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在这首《蓦山溪》中,郑域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历史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郑域生活的时代,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浓厚,文人墨客云集。他们以诗词歌赋为载体,抒发对人生、社会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历史变迁。郑域的这首《蓦山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体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