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花
团栾蜂蕊簇枝间,铅鼎成丹七返还。
乞与幽人伴幽壑,不妨相对两朱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群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采蜜,将花朵团团围住;铅制的炼丹炉经过七次冶炼,终于炼成了金丹。这些美景和成果只适合与那些隐逸的高人分享,他们的陪伴使得这一切变得更加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山丹:植物名,这里指白色的芍药。
2. 团栾:即"团圆",圆形花朵之意。
3. 蜂蕊:蜜蜂采蜜的花朵。
4. 簇枝间:指花瓣簇拥在枝头。
5. 铅鼎:炼丹的器具。
6. 成丹:成功炼出丹药。
7. 七返还:炼丹术中的一种方法,指经过七次反复提炼得到纯丹。
8. 乞与幽人:请求给予隐居之人。
9. 幽壑:僻静的山谷。
10. 不妨:不排斥。
11. 两朱颜:两只红色的芍药。
去完善
赏析
郑域的《山丹花》是一首描绘山丹花的诗作。首先,“团栾蜂蕊簇枝间”一句描述了山丹花的外形和生长环境。"团栾"在这里是指花朵紧密地聚集在一起,"蜂蕊"则指山丹花的中心部位,也就是花瓣包围的花蕊部分。"簇枝间"表明山丹花生长在树枝之间,依附于枝头。这一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丹花的形态特征。
接着,"铅鼎成丹七返还"是诗人对山丹花的品质的赞美。"铅鼎成丹"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炼丹的过程,这里借喻山丹花的生长过程和开花结果的辛劳。"七返还"指的是山丹花在春夏之间经过多次花开花落的过程,每次凋谢都是为了再次绽放。
最后两句,“乞与幽人伴幽壑,不妨相对两朱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丹花的欣赏和喜爱之情。“乞与幽人伴幽壑”中的“幽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人,“幽壑”则指深谷或深山沟。诗人想象山丹花能够陪伴那些在山中隐居的隐士们,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而“不妨相对两朱颜”则意味着,尽管山丹花的花瓣和花蕊都是红色,但它们相互映衬,更显美丽。整首诗既表现了山丹花的自然之美,又传达了诗人对它的深深喜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丹花》是南宋诗人郑域的一首咏物诗,约创作于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正值宋朝南渡后,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
诗人郑域身处南宋社会,面临着江山破碎,国家偏安的现实。在这种背景下,他寄情山水,通过对山丹花的描绘,表达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在诗人的眼中,山丹花象征着坚毅、独立和高洁的品质,这也是诗人期望自身和民族能够具备的品质。
山丹花在春夏之交盛开,正值自然界生机勃勃之时。与此同时,诗人郑域在其人生旅程中也经历了世事的沧桑,逐渐走向成熟。这首诗正是他在面对逆境时,以乐观的态度去赞美自然、享受生活的一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