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黄杨岩

标题包含
游黄杨岩
暮秋访幽隠,谢屐凌崩空。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 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 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去探访幽静的地方,穿着木屐走在破碎的山路上。 走到山顶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和平地相差无几。 伸出手就能拨开层层云朵,往下看没有更高的山峰。 稀稀疏疏的藤蔓挂着红色的龙形花纹,贴着青苔长出绿色的嫩芽。 面前就是传说中的三神山,它们在遥远的东海之上显得若隐若现。 大家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声音回荡在高高的天空中。 要怎样才能登上大鹏的背部,带我去遨游那无尽的世界呢?
去完善
释义
1. 暮秋:指秋天的末尾。 2. 访幽隐:探访隐逸的境地。 3. 谢屐:东晋诗人谢灵运常登山,所以他的登山鞋被称为“谢公屐”。这里借指自己的鞋子。 4. 凌崩空:在悬崖峭壁上行走。 5. 山顶间:山巅之间。 6. 层云:浓云。 7. 疏藤挂赤虬:赤虬,红色的龙;疏藤挂赤虬,形容倒挂的赤龙形状的藤蔓。 8. 粘苔糁青茸:粘苔,贴在石头上的青苔;糁青茸,形容青苔的颜色和形态。 9. 三神山:传说中东海中的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10. 缥缈:隐隐约约的样子。 11. 安得大鹏背:大鹏鸟,传说中的神鸟,有巨翅;安得大鹏背,意思是怎样才能坐在大鹏鸟的背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秋时节探访黄杨岩的美景,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欣赏美景时的欣喜之情。“暮秋访幽隠”开篇便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事件。诗人此时在深秋时分游览深幽的山洞,这是颇具雅兴的事情。接下来,诗人以谢屐自比,表达了自己攀登险峰的决心与毅力。一句“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则写出了山巅与平地相同的感觉,引发读者的无限想象。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借助于登高的视角,展现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攀援的手“举手抉层云”,视线俯瞰下的“下视无高峰”;视线再往下,是山间深色的“疏藤挂赤虬”,青翠的“粘苔糁青茸”,这些描述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杨岩的风景特色。同时,诗中还穿插着对于远处的三神山的遥望,表达了诗人的悠然自得的心态。 结尾部分,诗人以大鹏比喻,寄托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如大鹏一样振翅高飞,畅游无边无际的天空。整首诗无论是意象选择,还是音韵节奏都表现出了诗人的独特才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黄杨岩》是南宋诗人郑域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郑域刚结束了自己的科举考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曾担任过县尉、丞相等职务,对民间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为主,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人民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人们对于休闲旅游活动有了更高的热情。黄杨岩作为一个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郑域在此情境下创作了这首《游黄杨岩》,展现了南宋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