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惠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躭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妄施,慎勿惮劳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峰如同隐士,不愿意靠近人烟。
孤独险峻,直入云端,内部空阔能容纳数百人。
不需招引,龙自然会来,山下就是它的住处。
天下正等待雨水滋润,为何还在沉睡?
我现在召唤风神,让你翱翔在天空。
我的鞭策不会随意施加,但你必须勤劳勇敢。
去完善
释义
1. 高山:高耸的山峰。
2. 逸民:避世隐居的人。
3. 不肯:不愿意。
4. 人迹:人的足迹或活动范围。
5. 孤峭:孤峰峭立。
6. 五天:五重天的意思,形容极高的天空。
7. 空洞:洞穴宽敞深邃。
8. 容纳:指空间能容纳的范围。
9. 招龙:招引龙。
10. 窟宅:洞穴居所。
11. 待霖雨:等待甘露雨水。
12. 胡为:为何。
13. 躭睡癖:沉溺于睡眠的习性。
14. 我今:现在。
15. 唤飞廉:召唤风神。
16. 驾:驾驭,驾驶。
17. 上空碧:碧蓝的天空。
18. 鞭:鞭策,驱使。
19. 妄施:随意施加。
20. 慎勿:慎重,不要。
21. 惮:害怕。
22. 劳瘠:疲劳消瘦。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诗人郑域借景抒怀的佳作。诗中以高山比喻隐士,表现出其孤独、高洁的品质;以“不招龙自来”暗指此山有灵气;末尾两句诗中,诗人借用呼唤飞廉来展示其对改变世界的决心与执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灵惠》是南宋诗人郑域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中叶的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定。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然而,北方疆土丧失,中原人民遭受金人压迫,家国之恨、民族矛盾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文人墨客们往往以山水为寄托,借以抒发心中的抱负和感慨。
郑域作为南宋文人,历经科举失利、官场沉浮,晚年隐居山林。他热爱生活,关注民生,时常出游江南各地,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在这首诗中,他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灵惠山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个人身世的感慨和对家国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