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之嘉会门陈亦颜为堂曰城南书院取韩文公符读书意也 其三
姓名不欲乐人闻,籍甚公卿举似君。
李白犹将奴力士,薛宣岂敢吏朱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名字并不想让大家都知道,声誉却是从贵族和官员那里传出来的。
李白尚且可以依靠大力士,薛宣又怎么敢让朱云做小官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中都:即江西彭泽县。
2. 嘉会门:位于江西彭泽县的城门。
3. 陈亦颜:一位古代文人,他在嘉会门外创建了一座学堂。
4. 堂:这里指陈亦颜建立的学堂。
5. 城南书院:位于彭泽县南部的书院,是陈亦颜讲学的地方。
6. 韩文公:唐代文人韩愈,他的文章气势磅礴,被誉为“文公”。
7. 符读书意:指按照韩愈的文章精神去教导学生。
8. 李白: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歌才横溢。
9. 力士:指唐玄宗时期的宦官高力士,他曾帮助李白求得皇帝的召见。
10. 薛宣:西汉时期的政治家,曾任丞相。
11. 朱云: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以直言敢谏著称。
去完善
赏析
赏析:本诗是诗人曾丰为表达自己对李白和薛宣的敬仰之情而作。诗人通过李白与力士、薛宣与朱云的关系,来比喻自己的谦逊态度和对学识的追求。其中,“姓名不欲乐人闻”表达了作者谦虚谨慎的性格,而“籍甚公卿举似君”则展现了诗人对学识渊博者的尊敬。同时,以李白尚需力士扶持,薛宣不敢轻视朱云为例,突显了学无止境、人应保持谦逊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精炼,寓意深远,既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品质,又传达了学习应持敬畏之心的道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中都之嘉会门陈亦颜为堂曰城南书院取韩文公符读书意也 其三》是南宋诗人曾丰的作品。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无法确定。诗人在中都(今江西抚州市)的一所书院里,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生哲理,因此创作了此诗。
在南宋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这个时期,曾丰却在书院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看到书院的文人墨客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求学,坚守自己的信仰,不禁为之动容。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对知识的渴望,使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这些学者的敬仰之情。
此外,诗人曾丰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宦海浮沉、世事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书院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