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简上人西亭诗文后
真如非字义,绮语道之疵。
未见西亭作,长为北磵欺。
晚因僧媚远,初实客从㬢。
多少才名士,沉沦世不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真实并非仅仅在于文字的意义,绮丽的语言往往成为表达的瑕疵。
还未见到西亭之美,却已常常被北涧的景色所欺骗。
晚上因为寺院的静美而感到遥远,初时实际上是因为晨曦中的游客而美好。
有多少才子佳人,在这个世界里默默无闻。
去完善
释义
"真如非字义":此句指真正的佛法无法用言语表达。“真如”表示真实不变的事物本质,这里指佛教的教义。
"绮语道之疵":绮语表示花言巧语,瑕疵指过错或缺陷。这句指出如果以绮语的方式谈论佛道,将会产生错误。
"未见西亭作":这句表示没有看过简上人在西亭所写的作品。
"长为北磵欺":这句指出一直以来被北涧的误解所欺骗。
"晚因僧媚远":此句表示因为晚间与僧人交流而使自己的视野变得深远。
"初实客从䂀":这句指出刚接触佛法的人会被佛法的光辉所吸引。
"多少才名士,沉沦世不知":这句表达了有多少有才华有名望的人在世间默默无闻。
去完善
赏析
《题简上人西亭诗文后》刘翼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简上人的诗才和品性,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知灼见的向往和对虚浮华丽词藻的批评。首联以“真如”与“绮语”对比,指出真正的大道并非言语能够表达,华丽的言辞反而可能成为真理的障碍。颔联和颈联描述了简上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客居他乡的生活场景。尾联则感慨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因为沉沦世间而被世人所不知。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简上人西亭诗文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刘翼。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是唐代的一个繁荣时期,但也是逐渐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刘翼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热爱。他与其他文人墨客交往甚密,经常在诗酒之间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当时,佛教在唐朝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地位,许多文人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刘翼也不例外,他与简上人这样的高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互相交流心得,探讨人生哲学。在这种背景下,刘翼创作了这首《题简上人西亭诗文后》,以表达对简上人的敬仰和对禅宗文化的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