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子从子宜读书
三代读书无寸功,又将此法教儿童。
旁人笑我背时好,不背旁人背乐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几代人的学习,虽然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成绩,但我们还是将这种方法传授给下一代的孩子们。也许别人会嘲笑我们这种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但我们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们得到快乐和成长,而不是为了满足旁人的期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代: 这里指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2. 寸功: 一丁点的功劳。
3. 背时好: 不合时宜的行为或想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传统教育的尊重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首句“三代读书无寸功”指出即便经历了三代人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依然未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或许暗示了诗人所身处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现状;接着以“又将此法教儿童”体现诗人对此种情形的态度和决定——即使艰难,仍要坚持传播知识、教育下一代。第三句的“旁人笑我背时好”展示出诗人对于主流价值观的不妥协精神,他不为外界所动,坚持己见,把关爱和期待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使得“不背旁人背乐翁”成为一种信念和行动。整体来看,这首诗呈现了诗人的远见、决心和坚韧,也让读者思量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刘翼在这一年里任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负责地方政务。由于他的正直为人,不畏强权,因此很受百姓爱戴,但同时也遭到上司的排挤和打压。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教导子孙勤奋读书的诗句。
当时正处于明朝中期,国家政治腐败,科举制度渐趋僵化,八股文成为士人应试的主要科目,导致许多知识分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沦为了皇帝的奴才。与此同时,倭寇不断侵扰东南沿海,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刘翼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苦读诗书,充实自我,将来能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