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词
恨杀庭前鹊,难凭卜远期。
朝朝来报喜,误妾画双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恨杀:非常怨恨。
2. 庭前鹊:庭前的喜鹊,这里用来比喻报信的使者。
3. 难凭:难以依靠。
4. 卜远期:预测遥远的未来。
5. 朝朝:天天。
6. 来报喜:带来好消息。
7. 误妾:让我受欺骗。
8. 画双眉:指女子化妆时画的眉毛,这里用来表示心情的变化。
去完善
赏析
《闺词》是宋代诗人赵崇嶓的一首诗,描述了一位思妇对远行的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恨杀庭前鹊”,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喜鹊的憎恨之情。因为古代民间有喜鹊报喜的说法,而诗人眼前的喜鹊却难以为他传达出远方的消息,使她无法得知亲人的近况,因此心生怨怒。接着的“难凭卜远期”表达的是诗人无法通过占卜等途径预知亲人归来的日期,内心充满期待而又无奈的情绪。而后两句“朝朝来报喜,误妾画双眉”则是诗人在每天听到喜鹊叫声时,误以为是有好消息传来,欣喜之下急忙画出眉头,然而每次都是失望而归,由此表现了她的忧虑和失望。全诗以柔美的笔触描绘了思妇的心情波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其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闺词》是南宋诗人赵崇嶓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赵崇嶓(1150-1227),号竹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少年时即才华横溢,年轻时科举落第,后因文才受到南宋朝廷的欣赏而得以进入官场。然而他的宦途并不顺利,屡次遭贬谪。晚年退隐家乡,潜心著述。
在这个时期,由于南宋皇室的崇尚文学,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和栽培。赵崇嶓也不例外,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成为南宋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闺词》描绘了闺中女子对丈夫出征的思念之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赵崇嶓正身处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远离家乡。或许是因为他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自己宦途漂泊的感慨,使得他将这种思家之情融入到诗歌之中,表达了对于离别的深深哀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