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民表
清眠有味日方永,褦襶妨人推不省。
疾草尺书招故人,一水未济岂非命。
此身何啻千金直,天下未可两臂等。
垂堂之戒其敢忘,晚识风波失前猛。
天怜我辈少如意,晓起屋梁飞倒景。
侧身鸟行溪上路,遥知倚筇唤烟艇。
信眉相对真梦寐,岂不惜此一笑倾。
莫谈世事令舌强,快读新诗频首肯。
与君好恶真磁铁,失足尘途若为骋。
北窗风月夜吞吐,持此邀君共幽屏。
浄洗多生内热尘,更有僧庐千尺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的睡眠充满了乐趣,时光仿佛总是那么悠长。然而,破旧的衣物却让人们无法理解和欣赏。
迅速写下这封信邀请老朋友,却被一条河的距离所阻碍,这不是命运是什么?
人的生命价值无可估量,但世界之大却不是两条手臂可以触及的。
阳台的危险提醒我们不可忘记,因为我们在了解风波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前面的路。
上天的怜悯让我们少有不如意的时候,清晨起床时,阳光照在屋梁上,如同倒影一般美丽。
侧身走在小溪边的小路上,就像一只鸟一样自由;而远方的友人也正倚着竹杖,召唤着烟艇。
当我们的眼神交汇在一起,那真像是一场梦境;怎能不珍惜这一次开怀大笑的机会?
不要谈论世界的琐事,让我们的舌头变僵硬;让我们快速阅读新的诗篇,常常点头同意对方的观点。
我们的喜好和厌恶就像是磁力一般吸引对方;尽管我们在世间的道路上曾经迷失过方向,但我们仍然勇敢地前行。
在北窗之下,风月和夜色一同吐纳,带著这份心情邀请你共享这份宁静。
洗净内心的烦恼和热望,还有那一千尺深的僧人居住之处的井水,都是值得我们去追寻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1. 清眠:指睡觉休息。
2. 有味:感到愉快。
3. 日方永:意指时间还长。
4. 褦襶:原指一种头巾,这里比喻笨拙之人。
5. 不省:不明白,不清楚。
6. 疾草:快速地写。
7. 故人:老朋友。
8. 一水未济:未济是《周易》中的一卦,这里引申为困难、阻碍。
9. 此身:自己。
10. 何啻:不亚于,几乎等于。
11. 金直:形容贵重。
12. 垂堂之戒:比喻处于危险的地方。
13. 晚识风波:指后来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14. 失前猛:失去之前的勇气。
15. 天怜:天意怜悯。
16. 晓起:早晨起床。
17. 屋梁飞倒景:形容房屋的结构设计巧妙。
18. 侧身鸟行:像鸟儿一样飞翔。
19. 溪上路:小溪边的路。
20. 倚筇:依靠着拐杖。
21. 唤烟艇:呼唤烟雾中的小船。
22. 信眉:信任他人。
23. 真梦寐:如同梦境一般。
24. 可惜:舍不得。
25. 一笑倾:形容非常愉快。
26. 莫谈世事:不要谈论世间琐事。
27. 舌强:舌头僵硬,说话不利索。
28. 快读新诗:高兴地阅读新的诗篇。
29. 频首肯:多次点头表示同意。
30. 好恶:喜好与厌恶。
31. 失足尘途:形容在尘世中迷失方向。
32. 为骋:能够驰骋。
33. 北窗:北方的窗户。
34. 净洗:清洁洗涤。
35. 多生:许多生命。
36. 内热尘:内心的烦恼和忧虑。
37. 僧庐:僧人的住所。
38. 千尺井:深度达到千尺的水井。
去完善
赏析
《招民表》是南宋诗人朱松的一首作品,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开篇以“清眠有味日方永,褦襶妨人推不省”点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诗人以悠闲的姿态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扰,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接下来的“疾草尺书招故人,一水未济岂非命”则表达了对故乡故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常的感慨。
紧接着的“此身何啻千金直,天下未可两臂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的认同,他认为自己的价值远不止于金钱,而是应该以天下为己任。而“垂堂之戒其敢忘,晚识风波失前猛”则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提醒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谨慎行事。
接下来的“天怜我辈少如意,晓起屋梁飞倒景”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感叹,他感叹命运的不公,但又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希望自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侧身鸟行溪上路,遥知倚筇唤烟艇”则是对故乡风光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
接下来的“信眉相对真梦寐,岂不惜此一笑倾。莫谈世事令舌强,快读新诗频首肯”则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之间无话不谈,诗歌成为了他们沟通的桥梁。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忘却世间的烦恼。
最后的“与君好恶真磁铁,失足尘途若为骋。北窗风月夜吞吐,持此邀君共幽屏。浄洗多生内热尘,更有僧庐千尺井”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他希望与朋友共同度过平静的生活,洗净内心的烦恼,过上与世无争的日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活、故乡、朋友的深深眷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招民表》是南宋诗人朱松创作的一首激昂慷慨的诗篇。这首诗诞生于公元1148年,即南宋绍兴十八年。朱松在这时期因为举荐贤能之士而闻名于朝野。这首《招民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此时,正值南宋与金人对抗之际,边境民生维艰。加之国内政治动荡,贪污腐败盛行,百姓生活困苦。朱松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深感国家危机,民众疾苦。因此,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写下了这篇表达关心民生、呼唤民心的《招民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