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言杂兴七首 其一

标题包含
五言杂兴七首 其一
侧席忧宗周,负疴头岑岑。 又传衢梁盗,弄兵保山林。 渴闻平虏诏,蛰户跋雷音。 欲舞恨袖短,诸君独何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侧座担忧着国家的安危,背负病体却仍然忧虑重重。 又听闻有强盗横行于城市之间,他们躲藏在山林里进行着军事活动。 盼望早日能听到平息战乱的诏令,就像春雷惊醒冬眠的虫子一样振奋人心。 想要欢庆却又因衣袖太短无法舞蹈,各位看官,你们的心有何感想?
去完善
释义
1.侧席:比喻君王不安居正位。这里指金人入侵,使得君王不能安稳地坐在王位上。 2.宗周:即西周王朝的首都镐京,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这里是借用宗周的典意图示国家的安危。 3.负疴:身染重病。这里形容自己病重。 4.头岑岑:头部疼痛的感觉。 5.衢梁:道路桥梁,这里代指交通要道。 6.弄兵:掌握军事力量。这里指盗贼在山林间聚集武装力量。 7.平虏诏:平定敌寇的诏令。这里表示希望能有朝廷出兵平乱的消息。 8.蛰户:蛰伏过冬的动物,这里借指冬眠的生物。 9.跋雷音:形容雷霆之声。 10.欲舞恨袖短:意指想为国家尽一份力,却因袖短无法伸展而感到遗憾。 11.诸君:指与作者一起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12.独何心:为什么独自有这个想法。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期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五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朱松对国家形势的忧虑和对平定边疆战乱的期待。开篇两句“侧席忧宗周,负疴头岑岑”,通过描述诗人的坐姿和疾病状况,传达了诗人关注国家大局、为时局忧虑的心情。紧接着,“又传衢梁盗,弄兵保山林”描绘了盗贼在山区活动的场景,表现出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国家边陲的不安定。诗人表达希望听到“平虏诏”的渴望,期盼政府能尽快平息战乱,实现国家的安宁。末句“欲舞恨袖短,诸君独何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国泰民安的热切期望,以及对自己力量有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国家局势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