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伐
口伐归来战马闲,诗书只守一编残。
治安策里多流涕,莫作兴亡异代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骑马征战胜利归来,闲暇之余阅读诗书,
保卫国家安全的文章让人感动流泪,不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看作是遥远的事情。
去完善
释义
"口伐":口头的攻击或指责。这里指口头批评、非正式的议论。
"王遂":字济之,号心斋居士,原名佐,秀水人,明代大臣、学者。
"口伐归来战马闲":这句话的意思是,参加口头批评的人回家之后,他们的战马都休息了。这里的“战马”指的是这些人参加口头批评时的坐骑。
"诗书只守一编残":这句诗的意思是,作者只会坚守一部残缺的诗书。
"治安策里多流涕":这句话意味着在《治安策》这本书里有很多让人流泪的内容。这里的"流涕"意思是流泪,悲伤。
"莫作兴亡异代看":这句诗是告诫人们不要把兴亡看作是不同的时代,要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王遂对国家治理与命运的忧思。首句“口伐归来战马闲”描述了诗人结束战事回到家乡的情景,“战马闲”意味着战争暂时告一段落,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平的期望。接着的“诗书只守一编残”则暗示了诗人以文化传承为重任,虽然战争造成了文化的损害,但诗人仍坚守着一份信念。
接下来的“治安策里多流涕”提到了诗人阅读古代政治策略书籍时的感慨,那些关于国家治理、社会秩序的思考让诗人感到痛心。最后一句“莫作兴亡异代看”则是诗人的警告:我们不能把历史的兴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应该从中学到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整首诗借古讽今,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口伐》是明朝诗人王遂的一首寓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末清初时期,正值朝代更迭的动荡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明清两朝的战争和社会矛盾激化,导致民生疾苦、政治腐败等问题日益严重。王遂作为一名文人,对现实深感忧虑,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
在这段时间里,王遂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由于正直敢言,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击。这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以诗歌为武器,抨击时政,揭露社会弊端。此外,他还曾参加抗清斗争,但最终因战局失利而隐居山林,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这些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明末清初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激烈,民众生活困苦。一方面,战乱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流动和城市破败;另一方面,官场腐败严重,百姓疾苦无人关注。这些都促使王遂这样的文人关注现实,用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这首《口伐》正是他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鸟兽之间争斗的描绘,讽刺了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和民众的苦难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