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

标题包含
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
阿婆此指甲,昆吾国生长。 当年三五时,搯花记月上。 纤纤成老大,却作爬沙状。 故人远持赠,慈意有著放。 想翁乍得之,未悟为何贶。 把玩至一再,丑妇能俱丧。 信手弹三声,铮然送妍响。 卯醺未全快,午偃到半饷。 溽绉垢能寸,美曝背如盎。 是时可柄用,于人无俯仰。 名之必可言,翁亦费亭当。 长吟出肺肝,闻者重惆怅。 人生七尺外,凡物皆是长。 维此金石交,百年相倚仗。 痴儿麻姑爪,忍痛不忍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埴"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知名度不高或者信息不够明确。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他所在的领域、他的主要成就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阿婆的指甲,来自于遥远的昆吾国度。 回忆起年轻时候,时常掐起花瓣来记录时间。 岁月匆匆过,如今这细长的手指已成老态,变成了粗糙的表面。 老友特意送来这份礼物,其中包含着深厚的关爱之情。 我想这位老人家,一开始或许并不明白这赠品的意义。 翻来覆去地琢磨了好几次,才发现其中的美好之处。 随意地拨弄几下,便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饮了点酒的清晨,懒洋洋地小憩到中午时分。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身上难免有些汗水和灰尘。 这时候就可以用它来代替手帕,既不会被人看不起,又显得实用。 给它取个名字吧,叫做“执着”,因为它总是给人带来惊喜。 一首诗歌的诞生,往往会让人倍感惆怅。 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不过,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就像这金石之交,相依相伴,共度风雨。 即使自己如同那麻姑的手指般痛苦不堪,也依然坚韧不拔。
去完善
释义
阿婆:尊称老年妇女; 此指甲:形容竹枝细长弯曲; 昆吾国:传说中的国名,位于南岳衡山南麓的河南省南阳市; 三五时:指农历十五的夜晚,即月圆之时; 搯花:摘取花朵; 月:月亮; 纤纤:形容竹枝细长弯曲; 老大:年纪大的人; 爬沙状:形容竹枝表面粗糙; 故人:老朋友; 持赠:赠送; 慈意:仁爱的心意; 著放:显露; 翁:对年长男子的尊称; 乍得之:初次得到它; 未悟:不明白; 何贶:礼物; 把玩:拿着欣赏; 再三:多次; 丑妇:长相难看的女子; 能俱丧:都能感到羞愧; 信手:随意地; 弹三声:轻轻敲击三下; 铮铮:形容金属撞击发出的声音; 卯醺:清晨酒醉; 未全快:没有完全畅快; 午偃:中午休息; 半饷:半个时辰,大约一个小时; 溽绉:湿润而褶皱; 垢能寸:污垢能有寸厚; 美曝背如盎:美好的阳光晒在背上如同温酒; 可柄用:可以手持使用; 于人:对别人; 无俯仰:不卑不亢; 名之:给它起个名字; 言:说; 费亭:有人认为是山名,有待进一步确认; 当:应当; 肺肝:肺腑,内心; 重惆怅:非常惆怅; 七尺外:身高以外; 凡物:所有事物; 金石交:坚如金石的交情; 百年:一生; 倚仗:依靠; 痴儿:傻孩子; 麻姑爪:据说麻姑有三寸长指甲,这里用来比喻婆指甲的形状; 忍痛:忍受痛苦; 不忍痒:无法忍受痒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是一首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一把普通的婆指甲赋予深厚的情感和寓意。诗歌以阿婆的指甲作为引子,通过描述它的成长、变化和功用,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生活的哲理。在诗人眼中,这把婆指甲不仅是一件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交流。同时,诗人通过对婆指甲的赞美,也揭示了生活中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即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物,用心去感受和理解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是南宋诗人张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末元初,大约公元1271年至1368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张埴本人在这时期也经历了诸多人生起伏。他在南宋末年担任官员,但在元朝统治下,他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这期间,他与当地文人墨客多有交往,共同抒发对故国河山的感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段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南宋的灭亡,儒家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的礼仪道德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然而,民间的文化活动并未因此而完全停滞,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以张埴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在这个特殊时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